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08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那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快乐学校,国家电网希望来吧”2014暑期关爱行动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8月13日   08 版)

    电力公司青年志愿者走进“希望来吧”郑炳臣摄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孩子的孩子,该要飞往哪去……”这是庄文清最近一直在哼唱的一首歌。“是李老师教我的呢。”这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嘿嘿,李老师说我是班上唱得最好的!”

    如果一切都和往年一样,小文清应该和弟弟庄东方在家写写作业发发呆,偶尔跑去外面空地上疯玩一阵,就将这个暑假打发过去。但是今年不一样了。因为“李老师、张老师来给我们上课了。”

    孩子口里的“老师”是李尧和张云珂两名正在读大二的学生,报名参加“快乐学校,国家电网希望来吧”2014暑期关爱活动,成为志愿者后,她们来到了徐州市泉山区孟庄社区,半个月的支教让她们成了这里的留守儿童口中亲切的“老师”。

    “长大后的他们或许没有人成为音乐家、舞蹈家,但她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李尧说。

    相似的故事发生在每一个叫“希望来吧”的地方,一群孩子和一群志愿者让这个夏天有些不一样。

    踏上支教之路

    “我真的很想参加这次的支教活动,请给我一次机会,任何困难我都克服!”“能去几天呢?吃住行我都自己负责,就是想去看看那群孩子。”支教招募通知贴出后的几天里,负责招募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收到这样潮水般的问询信息,短短的几天里。就有近百位同学提交了报名表。而这次活动最终只需要50名志愿者,分别是40名受国家电网资助的圆梦大学生和10名有较好采写能力的大学生记者,这么多人报名,让工作人员在筛选的时候犯了难,因为所有报名者都是十足热情让人难以拒绝。而一位叫褚博睿的小姑娘让大家印象深刻,这个来自江苏师范大学学习媒体艺术的大二学生文静少语,却写得一手好文章,“我想要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想要用我的笔写出他们的世界,让大家读懂他们的世界。”支教原因一栏,她这样填到。

    “我实在是太想去了,我正好是徐州人,离支教点近,所以必须尽一切努力抓住这次机会。”等待期间,她几乎每天都等在电脑前刷新网页,看公布的录取名单里面有没有自己,还让父母朋友帮忙打电话询问录取情况。“最后成功了感觉特别特别的开心!”最终,她踏上了前往徐州鼓楼区丰财街道·下淀社区的路,成为了支教队伍中的一员。

    “而对工作人员来说,筛选过程堪称“艰难”。“本着安全原则和最小投入原则,我们选择了离支教点最近的条件较好的报名者,这样他们比较熟悉和适应当地的环境,有利于支教的开展。”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拒绝一些人的时候,我们只能很诚意地邀请他们下次来参加。”

    经过两轮面试,一支50人的支教队伍诞生了。他们前往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盐城,南通六座城市,18个“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支教点,进行为期两周的支教活动,这是大学生志愿者们在讲台上褪去青涩,在这个夏天给留守儿童带来知识与陪伴。

    在尝试中前行

    “在这次支教过程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可爱坚强的孩子,没有父母的陪伴,但是他们还是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明媚。”连云港灌云县下车镇张庄村支教点的志愿者,常熟理工学院的大二学生曹颖宇说。

    然而,支教过程并非像想象中那样顺利,由于是第一次在江苏开展“快乐学校”活动,所有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受到国家电网的资助,几个支教点的物质条件并不太差,孩子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支教开始前的培训阶段,50名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聚在一起,讨论如何设计出最适合当地孩子的课程。“我觉得还是要以开阔孩子的眼界为主。”“辅导孩子们把暑假作业做好也很重要吧。”“应该要多和他们的家人接触一下,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成长故事。”……虽然没什么经验,但所有人的热情不减。

    最终大家商讨出来一个“一带几”的方案:每个支教点的孩子并不很多,除了开展各种形式的课程外,每个志愿者还要负责留心几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样比较容易发现问题以便于及时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

    而实施的效果也正如预料之中。手工课上,志愿者会手把手的教孩子们剪纸,遇到不会写的字他们也会悉心辅导,“快乐外语课”、“快乐舞蹈家”、“快乐练口才”……丰富的课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而每天放学后,志愿者都会送那几个孩子回家,有时还要陪孩子的家人聊聊天。

    “我是第一次当小老师,有一个叫庄东方的小男孩,简直就是我的‘小跟屁虫’了。”几乎每天,这个9岁的,眼睛晶亮的小男孩儿都会跟着李尧,跟她讲很多事情。“有一次东方问我‘老师你有喜欢的人吗?’我说没有,他有一点失望。”李尧回忆:“如果他再问我一遍,我一定会说有,我最喜欢的就是你们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

    而支教过程中,各地的电网公司也给予了最大的支持。南通供电公司团委黄金鑫书记多次来到南通支教点,穿上红色的支教马甲。为孩子们宣传普及电力知识,平时严谨的黄书记在孩子们面前也如孩子般开怀大笑。有一次上完课后,志愿者想留下他,但他却笑着挥挥手向另一个支教点奔去了。

    孩子与老师,还有电网的工作人员,在短暂的十几天中在一个叫“希望来吧”的地方成为了一个大家庭。

    请把我的微笑留下

    两周的支教时间让不少志愿者变得黑瘦了不少,但他们的心里却是温暖的。

    谈及这些,在南通钟秀街道“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服务的志愿者贲钦勋有些动容,有一天,贲钦勋刚到“教室”,就有一个身影窜进她怀里,塞给她一个信封就跑了。她正纳闷儿呢,只见信封上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画画人:高吴瑞嘉”。原来是这一群孩子里面年纪最小的小朋友,肉嘟嘟的小手和小脸,很乖巧,不怎么说话却总爱笑。

    “想送我画却又不好意思当面给我,只好往我怀里匆匆一塞就跑开。我心里简直笑开了花。”贲钦勋笑着说。

    打开信封,是稚嫩的画笔,一个小女孩在吹泡泡,五彩缤纷的画面,真像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

    “像黄艺宸,把我们当家人似的,给我们讲了许多家常,聊到他的爸爸妈妈,聊到她的爷爷奶奶,聊到她的表姐考上二本却被退档到专科而替她感到惋惜等等。总之感觉黄艺宸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还有其他许多孩子,他们都很听话,这让我们虽然很累却感到很欣慰。”

    宿迁宿豫区雨露社区志愿者谢大波说着他和孩子们的故事。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谢大波也受到国家电网的资助才上了大学,得知这次支教活动,他欣然报名参加。“我们没有做什么却受到他们这样的爱待,这让我们很感动,也很感谢他们。”

    “签下人生第一份志愿者承诺书的时候,莫名觉得有种神圣感和责任感。”另一名电网志愿者王天慈在自己的微博中这样记录。

    从被帮助者到帮助者、从梦的助推者到关爱的传递者,40名电网志愿者在国家电网的帮助下实现大学梦,也在这个舞台上实现身份的转变,他们努力着、付出着、奉献着,帮助留守儿童度过快乐充实的暑假时光。

    而短暂的支教也无形中给这些留守儿童带来了变化。连云港支教点一个叫姚连婷的小女孩曾稚声地对志愿者说:“上次老师让我给爸爸妈妈写信,我突然更加理解爸爸妈妈的难处了,我本来是埋怨他们这一走就是多年。但现在,我不怪他们,我会好好努力的。”连婷家中有三个孩子,靠爷爷奶奶照料。雪上加霜的是,爷爷不幸患肠癌,需要大笔费用治疗,家中还负下了大笔债务。“我们预料到了连婷的成长,但从未预想到她会变得如此之快。”志愿者曹颖宇说。“我们就要离开,就让我们把微笑留下吧。”

    2014年的夏天,载满着这样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和那些虽然在成长中父母缺席,却仍然懂事知礼、可爱听话的孩子的共同回忆,或许下一次聚首在“希望来吧”的已经不是同一群孩子和志愿者,但爱在延续。

    (刘丽君)

    一个难忘的暑假

    是结束,也是启程

    王小丫:在夹缝中捕捉希望

那些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一个难忘的暑假
是结束,也是启程
王小丫:在夹缝中捕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