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总额为12.354亿元的罚单,再次刷新了国家发改委对企业价格垄断行为处罚的数额最高记录——今天上午,国家发改委宣布,对日本住友等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
此前,国家发改委曾两次开出过上亿元的反价格垄断罚单,一次是2013年8月,对合生元等6家奶粉企业开出6.9亿元罚单;再一次是2013年1月,对LG等6家境外液晶面板企业操作价格进行处罚,经济制裁总金额为3.53亿元。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晔等专家认为,此次国家发改委对12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有多项之最,比如,处罚的涉案企业最多,有12家之多;处罚的金额最高,有6家企业的处罚额度超过亿元,总额高达12亿元。
2012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组建时间最短的部门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频频掀起反价格垄断的风暴,处罚的行业,既有白酒、黄金饰品等与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消费品,也有液晶面板、汽车配件等工业原材料产品,其最终的结果是,相关产品的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由此也引发了民众的期待,未来的风暴将刮向谁?
处罚额度占上年销售额10%左右时,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早在今年年初,就有消息说,国家发改委正在对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反价格垄断的调查。2月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就坦言,汽车配件反垄断问题是全世界不少国家反垄断执法部门都关注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还在做一些外围调查,尚未正式立案。
今天的处罚决定则给出了一份清晰的调查结果。2000年1月至2010年2月,日立、电装、爱三、三菱电机、三叶、矢崎、古河、住友等8家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为减少竞争,在日本频繁进行双边或多边会谈,互相协商价格,多次达成订单报价协议并予实施。
价格协商涉及中国市场并获得订单的产品包括起动机、交流发电机、节气阀体、线束等13种。经价格协商的零部件用于本田、丰田、日产、铃木、福特等品牌的20多种车型。
2000年至2011年6月,不二越、精工、捷太格特、NTN等4家轴承生产企业在日本组织召开亚洲研究会,在上海组织召开出口市场会议,讨论亚洲地区及中国市场的轴承涨价方针、涨价时机和幅度,交流涨价实施情况。
这4家轴承企业在中国境内销售轴承时,依据共同协商的价格或互相交换的涨价信息,实施了涨价行为。
国家发改委今天认定,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和4家轴承企业涉嫌达成并实施了汽车零部件、轴承的价格垄断协议,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规定,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不正当地影响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及整车、轴承的价格,损害了下游制造商的合法权益和我国消费者利益。
国家发改委还特别强调,这两起案件中的企业,违法行为持续时间超过10年,违法情节严重,国家发改委依法予以从重处罚。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注意到,国家发改委开出的罚单中,对涉案企业按违法情节不同,分别给予上年销售额4%、6%或8%的处罚。这样的处罚额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赵占领说,按照业绩的标准,占企业上一年销售额1%~10%的巨额罚款,能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不仅会对被罚企业本身造成压力,也能为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敲响警钟。罚单有利于企业停止垄断行为,此前,奥迪、奔驰等品牌所属的企业已经开始对其零配件采取降价的策略。
汽车零配件价格扭曲备受诟病
在国家发改委今天公布的调查结果中专门提到,对第一家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日立公司,免除处罚。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两起案件调查难度在于,很多违法事实发生在境外,调查人员无法到实地调查取证。另外,一些操纵价格的会议发生在2000年左右,这些企业的员工许多已经离职,也给取证带来了困难。但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反价格垄断部门在白酒、液晶面板、电信领域的重拳出击也对一些企业起到了威慑作用,一些企业开始在自首和被处罚之间权衡。
这位负责人还介绍说,许多跨国供应商都知道,各国对反垄断的处罚是非常高的,如果能免除处罚就相当于给未来带来收益。所以,有的企业是在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函之前就自首了,有的虽然没有自首,但在正式调查中,主动配合调查,如实提供资料。
有报道称,今年4月2日,日立公司在梳理自身业务、判断涉嫌违法的情况下,到国家发改委做了主动报告。据介绍,正是日立的自首让执法人员有可能在随后的4个月内掌握了12家企业价格垄断的脉络。
今天,日立公司也对外表示,已经接到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日立汽车系统在部分汽车零部件的销售上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的通知。并且进一步解释说,由于日立汽车系统全面配合国家发改委的调查,并且主动报告并提供重要证据,得以适用减免处罚制度,最终被免除罚款等一切行政处罚。
王晓晔认为,今天的罚单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对自首和配合调查的企业采取宽恕政策。毕竟企业向政府通告信息,减少了执法的成本,有理由免除处罚。
在业界,汽车零配件价格扭曲早就备受诟病。华泰财险副总裁张宗韬介绍说,这几年,车价一直在下降,但配件价格一直在上涨,尤其是2011年和2012年,维修成本在不断提高。今年年初,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汽车维修协会通过多年的调查,发布了汽车“零整比”调查,披露了18种常见车型的“整车配件零整比”和“50项易损配件零整比”等数据。研究成果显示,国内不少车型零配件价格贵得离谱,一款奔驰车型零配件总价竟是整车价的12倍。
张宗韬说,两家协会也曾把调查结果向国家发改委汇报,或许这些数据给此次调查提供了一些事实依据。
反垄断案件里的苍蝇和老虎
12亿元的罚单被不少专家认为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6年来,执法部门出拳最重的一次。赵占领认为, 尽管反垄断法已经实施6年,但执法高潮却是在最近一年才开始掀起。
作为学者,赵占领认为,执法部门还应该持续作为。他介绍说,按照职责的划分,我国负责反垄断的部门有3个: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工商总局,但从各部门的作为来看,国家发改委动作频频,商务部也对一些并购行为进行审查,但国家工商总局明显地作为不足。而垄断行为中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搭售”、“拒绝交易等行为”都需要国家工商总局发力,不该缺位。
除了执法机构需要更多作为外,赵占领还认为,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该加强透明度。应将调查过程和处分书公开,目前公众只知道处罚结果,但执法部门依据什么处罚,也应该给出答案,这样才能加强对其他企业的指引作用,也能减少外界对“只管外企垄断”的指责。另外,还有一些新兴领域的垄断也值得监管部门关注,比如互联网领域的垄断。
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在反价格垄断领域内的频频举旗也引发了民众的更多期待。许昆林经常被问及的问题是,为什么反垄断只打苍蝇,不打老虎;为什么反垄断不涉及两桶油……
许昆林的答复是,只要存在垄断问题,不管大小都应该查。比如,国家发改委曾对山东两家企业垄断复方利血平原料药案件进行查处,相比之下,这两家企业算不得老虎,但他们的行为却直接损害了千万患者的利益,而这些患者都属弱势群体,这样的苍蝇打起来也很必要。
在许昆林看来,反垄断案件的查处力度不足并不是执法部门对涉案企业有所畏惧,更多的是执法力量的薄弱,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员只有几十名,但在不少国家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中,基本配置是上千人。
也有很多人问许昆林,反垄断风暴下一个刮向谁?他说,只要有垄断的问题,都会去调查和处理,没有设定重点领域。眼下一个客观原因是执行力量薄弱,很难有更多力量主动出击,目前举报的线索也足够执法人员应付一阵子。
本报北京8月20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