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再次踏上西藏的土地,或许是因为雨,让我见识了这高天厚地、雪域秘境温柔的一面。
拉萨:高原反应让我放慢了脚步
走出贡嘎机场,淅沥沥的小雨,拍照。片刻的欣悦之后,一个词蹦出来,“高原反应”。千万别淋到雨,感冒就麻烦了,于是拉紧冲锋衣,戴上帽子。
上次入藏,高原反应没有将我击倒,一天后便生龙活虎。尤其是看到大部分不是藏族的消防战士擎着消防水带跑50米折返,看来高原反应也并不那么可怕。
其实想想,出现高原反应不是什么坏事。高原反应强烈的人,往往身体强壮,肺活量大,须氧量多。高原反应像什么,开玩笑地说就像喝了一个小二锅头,二两酒不算多,微醺,行动稍稍迟缓,思维依旧清晰。接下来拉萨的行程,我要带着喝二两的感觉开始。
经过一天的适应,来到哲蚌寺。哲蚌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大庙,曾经容纳7700名僧人。寺在拉萨西郊根培乌孜山南路,缓缓上升的阶梯在内地不算什么,在拉萨带着微微的高原反应,让我放慢了登山的脚步。白色的墙面、黑色的窗框、红色的屋顶,梯形的建筑,如此静、如此美。白色代表吉祥;黑色代表驱邪,将一切恶魔挡着窗外;红色代表护法,在高高的屋顶俯瞰众生。拾级而上,左手边的晒佛台有画在岩石上的巨大佛像,在飞机上都清晰可见。再向上是甘丹颇章,哲蚌寺的重要殿堂,在搬到布达拉宫前,这里是西藏的政治中心。继续行进就是措钦大殿,大殿三楼供奉着弥勒八岁等身像和镇寺之宝白海螺。出了措钦大殿,还有密宗院、洛赛林院、郭芒院、德阳院等建筑,承载着宗教生活各种功能。
两个小时不算短,但我似乎只走了哲蚌寺的一小部分。一座座院落,一层层殿堂,这里有多少房间,我无法回答,要等待你来探究。
布达拉宫是每个到西藏的人不二选择。布达拉宫依山而建,从检票口到宫殿入口,有一百多米向上的坡道,三个转弯。不要小看着短短的百来米,带着高原反应,并不轻松。但当我伴着斜阳终于走到宫殿入口时,仿佛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这种愉悦在内地登山是体会不到的。进入布达拉宫,穿过迷宫式的殿宇,看着各种佛像、灵塔,当我们终于走下山,回头望着高耸的布达拉宫,内心那份成就感,比进入大门时又多了几分。
看过上面的文字,你可能还会觉得高原反应有些可怕。我要告诉你并不如此。每当我们旅行归来,欣赏拍摄的照片,如果是寺院、古建,挡住牌匾,常常分不清哪里是哪里,这源自我们行进得太快,忽略了各处的不同。高原反应让我放慢了脚步,体悟每所寺院、每座建筑的差异。如果不是高反,我可能不会注意到哲蚌寺僧人种在窗台、庭院的花花草草,不会体会色拉寺的松弛、平静,感觉不到罗布林卡的安详喜悦、大昭寺的肃穆宏大。
一位拉萨的同志说他们要发起一个“我爱缺氧”的活动。我说缺氧听起来还是有些恐怖,不如叫做“我爱高反”,让我们享受高反带来的快乐。
林芝:西藏江南
从拉萨一路开车来到林芝,穿过米拉山口,海拔降到3000米左右,也让我远离了高原反应。尼洋河河水湍急而清澈,天空什么颜色,河水就什么颜色。阴云密布时,河水灰白,突然现场一片蓝天,河水变成了蓝宝石的颜色,泛出点点金光。
平时在我们的认识里,西藏是高原草甸,空气稀薄、植被稀疏。林芝会颠覆你的印象。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排在318国道两边。境内的鲁朗林海,植被之繁茂,物种之多样,让人叹为观止。巨柏园里世界上最大的柏树,高耸入云,十人合抱。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然风光?西藏虽然海拔较高,但纬度在我国已很靠南,出现这样的风景并不奇怪,只是我们总爱抱一种偏见罢了。
南迦巴瓦峰是藏族同胞的神山,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偶尔露峥嵘。据说看到它的全貌,能涤荡人一生全部的罪恶。
从林芝首府八一镇沿着雅鲁藏布江,我们开始了一探峥嵘的旅程。雨一直下,我想看不到了吧。突然一个拐弯,现出了南迦巴瓦峰。几乎所有人同时掏出相机,快门的咔嚓声和着我们兴奋的赞叹。到达观景台,可以清楚地欣赏南迦巴瓦神圣的面容,阳光映着白雪,为我们展示它神奇的力量和威严,虽然只能看到三分之一的山体,伴着雅鲁藏布江滔滔的江水,我觉得我的灵魂已被涤荡,至少三分之一。
归来:未完成的旅行
回到拉萨,正是雪顿节第一天,街上人头攒动,在这个为期5天的祥和节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能再走进哲蚌寺看僧人们展出的巨大佛像。没能再走进罗布林卡,和席地而坐的藏民一起喝着酸奶看藏戏。是的,我们还没有走进日喀则、山南、阿里,可以看到银河的珠峰大本营,还有那么多神山圣湖、寺院佛塔。
离开,我会怀念西藏的云,云团在山巅、在碧空、在屋宇之上,伴着我们行走,或许这是世间最美的云吧。我要再来这高天厚地、妩媚灵秀的人间圣境。
徐辛酉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