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位江苏诗友,相约以该省泰州望海楼为题材唱和。在检索背景资料时发现,这座古泰州的标志性建筑,近年新建时选《记》所积攒的问题,至今尚未解决。
望海楼坐落在泰州凤城河畔。这座四层仿古建筑,重檐歇山顶,三层环廊,外观是典型的宋式彩绘。进入序厅,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大型镏金漆器《重修望海楼记》,作者是一位当代老报人。检索显示,2007年9月初,该《记》最早发表在一份全国性的大报上,该报网站和一些文摘类报刊都转载了。借助于发行量颇大的报纸和文摘报刊,以及点击量不小的网站,该《记》流传甚广。
该《记》原文说:“……范文正公曾为泰州西溪盐官,而滕子京为泰州海陵从事,尝相与登楼,把酒赋诗,公有‘君子不独乐’等句,其‘先忧后乐’之意,亦已呼之欲出。再历二十余载,乃有《岳阳楼记》问世……”借助于发行量颇大的报纸和点击量不小的网站,该《记》流传甚广。
范仲淹是北宋人,生于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卒于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2007年7月,江苏出版了《泰州文化丛书》。翻阅该丛书的《泰州文选》、《泰州名胜》、《泰州诗选》,分别在注释和正文中发现,望海楼(当时称“海阳楼”)“建于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也就是说,范仲淹去世177年后才建望海楼。
有明眼人看出北宋人登南宋楼“把酒赋诗”,是一出历史穿越剧,提出质疑:“到底是怎么回事?望海楼究竟何时所建?范文正是北宋人吧?解释一下。”
望海楼所属泰州市凤城河风景区管委会的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望海楼始建时间,现存文献有两种说法。一是“北宋说”,明代嘉靖年间,进士徐嵩在《重建望海楼记》中说,“斯楼……据当时题咏,创自盛宋之初”;二是“南宋说”,明末进士宫伟镠在《庭闻州世说》卷六中说,“旧志,东门城望海楼,绍定二年以贡院青龙建”。
从事泰州史料收集和研究、辑注过《泰州旧事摭拾》的俞扬,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徐嵩对楼史并不了解,似未考旧志——《淳祐吴陵志》。徐论述时认为,北宋州学在明代州学的位置上,其实是在子城之内。明、清两代,研究泰州地方文化的饱学之士宫伟镠、夏荃,就对徐的“北宋说”不以为然。
风景区管委会认为,撰《重修望海楼记》时,作者采用的是“北宋说”。两说并存,不是问题,问题是即使认可“北宋说”,也找不到范仲淹、滕子京“尝相与登楼,把酒赋诗”的任何记载。
如今人们游览望海楼,仔细拜读镶嵌在望海楼序厅迎面高壁上的、金底黑字的《重修望海楼记》,发现“相与登楼”几个字被删除。2010年该《记》收入江苏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配套用书《语文读本》(八年级上册),也删除了“相与登楼”的字样。据介绍,这与从事方志研究的人士和努力把关的出版社编辑据理力争有关。
删除这几个字后,问题是否解决了?泰州人士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有人撰文,援引了范仲淹的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证明范仲淹、滕子京同在泰州为官时,两位“相聚处,是泰州(古称海陵)的幕府所在‘文会堂’”,而非望海楼;范诗中“君子不独乐”,是用了“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乎”的典故,与《岳阳楼记》“先忧后乐”思想,“不是一个意思,也没有什么关系”。文章说:“从古文章,抒情、议论固然要紧,然史实之确凿,似更为重要。史实暧昧不明或错讹颠倒,则一切抒情议论皆不能成其文章”,“君子立言,铭之金石,传之千秋,可不慎乎?”
一篇传播很广的报道说,2012年12月底国家领导人视察望海楼时,“工作人员介绍了范仲淹与望海楼的渊源”。在德国从事旅游业多年的苏州金存桐,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史实就是史实,编纂者尤其是权威部门,一定要极其认真地纂辑。否则出现‘关公战秦琼’的故事就贻笑大方了。导游讲了半天,结果是错的,自己尴尬不说,听者当然会觉得被忽悠了。”泰州一位退休的学校负责人也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叹息道,世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这年头没几个认真的了,人造古迹更是如此。
有媒体报道说,“望海楼要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一旦成功,有望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文化名楼齐名”。人们乐见其成,认为望海楼继续在序厅迎面高壁上展示、江苏初二学生课外读本上仍然收入《重修望海楼记》,也有它的好处——读到此《记》及见报稿的游客或学生,如将其作为一个案例,通过收集和对照相关史实,在得出自己结论的过程中,能加深对“实事求是”“只唯实”的理解,进一步促进严谨学风的形成,并对更熟练地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方法有所帮助的话,那岂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