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4年09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点评

张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4年09月17日   10 版)

    孙国华:偶然

    若不是一个偶然之举,聚光灯恐怕很难照到孙国华的头上。

    直到今年的教师节,这位74岁的退休老师把毕生积攒下来的190万积蓄全部捐献给了助学事业,自此,人们才知道,这个一双皮鞋穿26年,一条鱼吃一个星期的“吝啬老人”,拼命攒钱,是为在百年之后,让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女儿有个依靠。人们才了解,女儿去世后,他的老伴儿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正逐渐变得生活不能自理。

    他一再强调,捐款不过是在“特殊情况、特殊条件下作出的一个特殊的决定”,“最美退休教师”的称号,让他“脸红”、“心跳”。 

    如今,各路人士的纷至沓来已令他忙碌不堪,密集的采访间隙,他最记挂的,是每天两次,牵老伴儿的手出去散步。

    克拉克:考验

    当克拉克正在经历一场生死考验的时候,另一场考验也在悄悄发生。

    这位美国的小学女教师不幸患上了乳癌,为了治疗,过去的一年里,她用光了工作17年来累积的所有病假和年假。按照规定,如果她再不回学校授课,将会被扣薪,并直接影响到她所能获得的医疗津贴。用她自己的话说:“失去薪金、医疗津贴,我便失去了一切。”

    学校也在经历一场考验:遵循制度,还是服从人性?

    接下来的故事有点老套:一场爱心捐赠随即展开,然而,捐赠的内容不是金钱,而是假期。

    在同事们的“慷慨解囊”下,克拉克的境况峰回路转,她一共被赠予了154天的假期用于治病。

    相比于物质和金钱的捐赠,这个略显笨拙的方式,反倒让人感受到真诚的善意:它既维护了制度,又给予求助者尊严。

    克拉克赢得了求生的时间,人性的温度温暖了冰冷的制度。从这点上看,他们都战胜了考验。

    冯桂兰:风暴

    仿佛置身于风暴的中心,冯桂兰的表现很平静。

    儿子高玉伦杀警越狱被缉拿归案的时候,她说:“抓着好。抓着就枪毙得了。早晚也是死,愁是一天,乐呵也是一天。”还打电话给自己的大儿子,叫他到时候替弟弟收尸。

    她能思路清晰地接受媒体的采访,回忆多年来有关儿子的点点滴滴,却在一个问题上暴露了自己的内心真实的情感,她哭着诉说这些天对二儿子的担心:“十来天在外面吃不上饭,下雨更遭罪啊。”

    这段时间,冯桂兰或许是全中国最如坐针毡的母亲,儿子的错,将她推向了这场风暴的中心。她怨儿子掀起这惊天动地的大浪,却已经默默接受了命运给她的安排,如一叶载满气恼与牵挂的扁舟,在大浪中风雨飘摇。

    她说希望儿子早点儿伏法,让风浪平息。但谁又知道,风平浪静之后,这位老妇的余生会迎来渴望已久的宁静,还是被悲伤的漩涡吞噬。

    京城拾荒者:不安

    居住在北京,你一定见过这样一群人,他们或穿着看不出颜色的劳作服,提着装满空饮料瓶的编织袋出现在小区的一角;或弓着背,蹬着载满废品的三轮车,穿过车水马龙的闹市。

    据统计,北京的拾荒者大约有17万,他们的出现往往与贫穷,破败相关,仿佛是这座繁华都市的灰暗注脚。

    他们又是这座特大城市新陈代谢的最后一环,虽不光鲜,却关系到2000多万人口生活的正常运转。有学者估算,北京拾荒者一年所拾的废品和垃圾有近400万吨,相当于40艘10万吨级的航母,体积相当于两个景山。为垃圾填埋节省了17.86亩土地,防止7万多立方米的垃圾渗透液污染水质。

    可他们依然是城市管理者们不欢迎的群体,这座城市每朝着国际化迈进一步,都将他们赶向更为边缘的地方。而他们本已是边缘的群体,一位已经当上废品回收站老板的拾荒者说:“我们这些人没有没挨过打的,也没有没被强制收容过的。”路越走越窄,不安的感觉如影随形。

    当驱逐代替包容成为一种常态,感到不安的,将不止是那些站在边缘的人。

张莹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4年09月17日 10 版

把“萝卜革命”带进中国
把“芭比”比下去
流浪的“吉普赛人”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