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圆,华北电力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他还有一个身份,北回归线爱心协会理事长。
早在初中就到山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他发现,乡村学校的图书是政府采购而来,陈旧且不是适龄图书,图书馆长期不开放,学生不能将书借回家,更糟糕的是学生没有阅读兴趣。通过走访,他还了解到,有80%~90%的小学生住校读书,家长外出打工,爷爷奶奶监护不到位,这些孩子基本是处于放养的状态。因为缺少监护人的教育和关爱,这些孩子往往和父母关系不好,明显表现出叛逆、爱抱怨、内心迷茫等问题。
基于这种情况,王方圆和他的团队开始将公益活动的重心放在乡村图书馆建设和山区孩子心理辅导上。2012年,在21世纪教育沙龙与一公斤捐书网创始人范晶薇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以王方圆为首的北回归线爱心协会成立并迅速发展起来,“惊蛰计划”应运而生。“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山区学子能从贫困和封闭中惊醒,进而发挥自己的潜力,拥有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理,和快乐幸福的生活,让孩子们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参与,让他们从抱怨转变为主动解决困难。”王方圆说。
“惊蛰计划”联合一公斤捐书、云南蒙自市教育局、红河州博物馆、红河州图书馆、共青团蒙自市委、民进党蒙自州委、蒙自市电视台等部门,共同筹集资金、图书和助学物资等。同时,为使项目更具专业性,北回归线还吸纳了很多优秀的一线教师、心理咨询师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让相关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作为助理,在专业从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项目方案及指南的设计等,将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专业人士参与公益相结合,为乡村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现在,“惊蛰计划”已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内共建成6所现代化乡村图书馆,价值35万余元,并已完成了对山区教师的相关培训,为孩子们开设了绘本阅读和影视课程等课外活动。同时将DFC(孩童创意行动)的项目理念引入乡村学校,让孩子们能够通过参与式的项目,学会如何自主解决问题,真正缓解了他们和父母的冲突,让孩子们获得了更全面的成长。
感悟:做公益
要关注受助人的真实需求
2007年,我第一次接触到公益。当时我作为初中团委代表参与对一个山区学校的扶持,将图书和衣物带到学校发放。当时我对公益的理解就是物资和金钱的扶持,有什么,就送什么。
2009年,我开始正式做公益。当时我们还组建了团队,一群人热情高涨,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讲课,去公园里做保洁,到敬老院去扫地。也是在这段时间,我对公益的理解开始有了转变。每次去敬老院扫地结束后,有个老奶奶都坚持把我们送到街口,我印象中的她和家中外婆一样慈祥。有一天下午在走的时候,她拉着我的手悄悄说:孩子们都是好孩子,以后来不用一直打扫卫生,和我们多聊聊天,我们平常也没个说话的人,心里都念着你们。当时我突然明白,公益不是自娱自乐,必须时时刻刻关注受助人的真实需求。
在我从事公益和公益创业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认识到:公益机构只有更加开放、更多资源共享才能不断前行。
而在参加了此次达沃斯论坛之后,我突然发现,行业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小,商业和公益也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合作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更加擅长整合跨界的资源,公益机构才能探寻到更加可持续的模式,撬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来进一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