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刚刚入学的李振奥,在几百名同龄校友中格外显眼,他属于典型的“小胖墩”。看着儿子的体型,父亲李建全很是苦恼,“就想让他多锻炼锻炼,我觉得他今天玩得很开心,希望学校以后多组织类似的活动。”李振奥是个羞涩的孩子,但从他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可以看出,他特别喜欢这次人人都有机会参与的“全员运动会”。
国庆节前,北京石油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指导下,举行了首届“全员运动会”。所谓“全员运动会”,顾名思义,就是学校里的每个班级的每个同学,都要参与其中。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所有的班级按照年级划分,被分为红蓝两队,进行投球高手、50米赛跑、亲子抓尾巴、抢凳子和跳皮筋等21项比赛。
“‘全员运动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全员参与,一改之前学校运动会少数人跑,多数人看的状态,且项目设置多样化,有跑、跳、投、支撑,甚至还有搬运。”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毛振明在接受采访时说,“‘全员运动会’打破了年级的界限,在年级之间增加了互动,家长、老师、甚至校长,都要参与进来,从而让体育成为校园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你们可以看到孩子参加运动会时表现出的热情,很多班级都是很早就开始练习。家长也是如此,因为每个班能参与的家长名额有限,那些没机会参与的家长,都很羡慕被选上的家长。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参与进来,就能形成很好的体育氛围。”石油二附小校长刘芳说。
正如刘芳所言,在比赛过程中,参与“全员运动会”的孩子,都在不自觉的为同伴加油鼓劲。看到同伴在参加诸如排舞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比赛,场下的同学,也会不自觉地跟着一起跳。而家长们既要参加比赛,还要帮助老师组织和维护秩序,跑前跑后虽然很辛苦,但看到孩子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他们还是备感欣慰。
“‘全员运动会’只是我们推进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项目。”毛振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推行把体育场地‘竖’起来,利用废旧轮胎和绳索设计一些趣味体育项目,再加上攀岩。我们希望在以后的课间活动时间,墙上全是孩子。”
当然,凭借“全员运动会”以及“学校体育园地”等项目,虽然能对增强学生体质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日渐下降的中国青少年体质现状,仅仅依靠这些恐怕并不现实。
“当下,场地、师资和政策保障,仍然是困扰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大的三个因素。”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说,“教育部将制定学校体育工作的时间表和线路图,推动校园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尝试和社区体育场地结合的模式,体育教师的待遇要和其他教师拉平,积极推动设立学生运动伤害险等,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中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现状。”
根据相关数据,近几年来,韩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74米,日本成年男性是1.707米,中国成年男性则为1.697米。7岁~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低2.54厘米。而身高仅仅是一个缩影,在力量、速度、爆发力和耐力等方面,更是全面下滑。因为运动不足导致生病,一年的医疗损失达到20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75亿美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建向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以前,我曾经到南方的某个城市,去参与学生体质的测验。在测试肺活量时,有一个同学不管怎么吹,仪器上都没有显示。后来,我们告诉他,要对着那个口用力吹,没想到他刚一吹完,就翻白眼晕倒了。由此可见,我们现在的学生体质有多么糟糕。如果再不重视,以后的情况将会更加严重。”
本报北京10月8日电
本报记者 杨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