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第一年,荣立二等功!”今年年初,一条重磅新闻在南京军区某机步旅不胫而走,刚被旅队表彰为“十佳感动人物”的医院女兵王璐再度成为全旅的“明星人物”。
生于河南开封、听着豫剧《花木兰》长大的王璐,一直梦想能够成为驰骋沙场的巾帼英雄。然而投笔从戎后,她却被分到野战医院,成为一名卫生员。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王璐一度陷入迷茫,直到一次意外彻底惊醒了她。
那天,一名战士晕倒在训练场上,随后被紧急送往旅医院。遵照医嘱,王璐得为病人输液,可来回折腾了好几次,针头就是扎不到位,最后不得不让老班长亲自上阵。那一刻,王璐心中五味杂陈:连个卫生员都当不好,还谈什么杀敌报国?
跌个跟头,捡个明白。自那以后,王璐决心一切从头开始。每天早起一个小时背理论知识,晚睡两个小时练技能,短短半个月,王璐就成功摘掉了“特困生”的帽子。
一次野外驻训,一名老乡抱着一个大哭不止的孩子来到医院,请求帮助。经军医诊断,孩子患的是小儿肺炎,需要立即输液。可是小孩手背太嫩,看不清血管,只能从头皮穿刺。这对于习惯给“粗枝大叶”的战友服务的卫生员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就在其他人犹豫不决时,王璐站了出来:“我来试试!”只见她摩挲着孩子的头皮,聚精会神观察了一会儿,然后“一针见血”,成功输液。
从此,王璐成为医院的一张名片,许多官兵和家属来院看病,点名要王璐为其输液。对此,院长黄礼慧不吝赞美之词:王璐身上有一股难得的冲劲儿和钻劲儿,就像一支箭,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会竭尽全力向前进,不管任务多么艰巨。
去年5月,入伍不到半年的王璐被推荐参加军区卫生装备比武,比武装备为野战急救车。这是一个对体能和技能要求都很高的项目,比武还明文规定:一名军医和一名卫生员相互配合,从发现、运输、抢救伤员到后送,整个过程要在4分钟内完成。
体能是第一道“拦路虎”。为了增强耐力和臂力,王璐每天坚持同男兵一起训练,1个五公里、100个俯卧撑和100个仰卧起坐是必修课。在实战训练中,王璐每次都选择75公斤以上的男战友作为“伤员”。一段时间后,她的胳膊明显粗了一圈,连“腱子肉”都出来了。周末外出,战友们穿短袖,只有她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
相比体能,技能训练更加严格。以往输液都是在四平八稳的条件下进行,如今要在晃动的车厢里实施,难度可想而知。为了将身体固定下来,王璐单膝跪地,将自己牢牢“钉”在地板上,一天下来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
虽然王璐的“针功夫”可圈可点,但在颠簸的车厢内实施,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为了强化实战经验,王璐决定在自己的手臂上“小试牛刀”。一天天过去,王璐运动下“一针见血”的技术进步神速,可细嫩的手却留下不少伤口。
虽然是个女兵,但王璐一旦上了训练场,就会不自觉地忘掉自己的性别。有一天,室外温度高达40摄氏度,黄院长关切地说,天这么热,就别上车练了!王璐一听,嘴巴撅得老高:万一比武那天,天气就像今天这样怎么办?说完,把腰带一扎,第一个冲上车。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却迟迟不见王璐下车。驾驶员急了,打开车门一看,发现她已经热得晕了过去。
同行的女班长郑海娟心疼地劝她:“咱们是女兵,不用这么拼命,就算拿不到名次,战友们也不会说什么!”王璐却表情严肃地说:“上了战场没有男女之分,子弹可不会怜香惜玉,更何况我不是一块玉,我是一块石头!”
就这样,王璐所在团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来到全军卫生装备大比武赛场。不料天公不作美,9月的沈阳滴滴答答下起了雨,气温一下降到5摄氏度。许多选手冻得瑟瑟发抖,手中的针也跟着打颤。
王璐一边默默地给自己打气,一边连做40个俯卧撑和50个深蹲,身体暖和了,状态也在最短时间里恢复。苦心人,天不负。王璐最终夺得野战急救车课目比武第二名,成为当天比武场上最闪亮的那颗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