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女孩曹佳妮女承父业投身银发产业市场,她从六年级起就在父亲创办的东兴敬老院帮老人喂饭、推轮椅。高考时曹佳妮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回到沈阳接手了父亲的东兴敬老院。
为了创立自己的事业、扩大规模,曹佳妮决定另外创办一家新的敬老院。经过考察,针对部分敬老院拒收无法自理的老人的现状,曹佳妮决定将新院接收对象定位于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依靠父母的积蓄,并向亲友借了一部分钱,曹佳妮今年总共投入150万元在沈阳市沈北新区建立起了“北汤温泉老年公寓”。老年公寓选址在新城子乡边,紧邻省道和北汤温泉,房租较低,居民老龄人数较多。老年公寓有床位150张,能自理老人托费每月1300元,半自理老人托费1900元。目前虽然没有收回成本,但这种情况曹佳妮已经预料到:“一般情况敬老院最少两年能收回成本,盈利需要3~5年。”
曹佳妮总结的经营理念为一个“家”字,不论是与老人还是与护理员之间都形同家人。东兴敬老院(老院)和北汤温泉老年公寓(新院)执行两套经营模式。老院模式类似于家庭化,新院则施行企业化管理,有标准的规章制度。“不论是哪套模式,‘家’理念我都会坚持。”曹佳妮说。
新院服务对象主要是小脑萎缩等不能自理的老人,需要护理员24小时照顾。一天晚上,一个小脑萎缩的老人在房间里大喊大叫,曹佳妮替换下护理员亲自护理了一夜,按摩、聊天、换纸尿裤,老人慢慢平静下来。直到清晨4点,老人才被哄着安稳地睡了一会儿。类似这样的夜晚,身为院长的曹佳妮常常经历,有护理员请假回家,曹佳妮就是替补护理员。渐渐地,曹佳妮不仅得到了老人的信任,也赢得了家属的认可,通过口口相传,许多老人慕名而来。
招聘与培训工作是曹佳妮目前面临的困难。就新院招聘情况来看,前来应聘的多是下岗职工或土地被征收的农民,这些人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曹佳妮便组织他们集体参加由总工会组织的护理员培训班。此外,曹佳妮还让老院护理员一对一传授经验,以便新护理员们能尽快投入工作。但因应聘者年龄普遍偏高,往往对新事物接受较慢,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曹佳妮更希望护理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能加入进来。
敬老院的宣传工作也是让曹佳妮为难的一点。虽然看好网络宣传,但架构网站所用光缆、服务器等设备都需要很大开销,而且,由于对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曹佳妮对招聘网站技术与管理人员也大为头痛。所以目前在宣传上仍然采取分发传单、在广场上拉条幅、提供车辆免费接送参观等传统方式。
据曹佳妮调查,在传统敬老院运营模式中,医养结合仍然占据主流。但医养结合的模式需要大量专业设备和人员,除了有政府补助的公立养老机构外,小规模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往往承受不住这其中的资金需求。曹佳妮知道医养结合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保障,但是苦于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转念推出了餐养结合的运营模式。在北汤温泉老年公寓里,300平方米的食堂购入了大酒店标准的厨房设备并且高薪聘请厨师。曹佳妮用美食来吸引顾客,吸引大家参观,老人和家属,顾客可以一起在食堂用餐。这种模式既得到了顾客的认可,也改善了老人的伙食。
“护理员学成之后,我会通过与其他养老机构的院长建立联系等方式,将他们输送到需要护理人员的家庭或养老机构。我希望老人们都能得到更好的照顾。”曹佳妮在多年与养老机构的接触和工作中体会到,由于目前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养老行业以及老年人对专业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大。而相对应的是,社会上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及待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这些人绝大多数没有专业的技能,以至于很难就业,曹佳妮计划未来在新院内开办一家养老服务培训学校,专门培训那些下岗职工、失地农民以及待业的大学毕业生。新院内有专业的护理设备,也将聘请退休的专业医院护理人员来授课并争取与民政、工会等部门联系,以便聘请专业的师资力量。
专家点评: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磊分析,曹佳妮的经营模式偏于传统养老机构,她的公益精神与对老年人的爱心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但就经营的可持续发展来讲,目前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现阶段成本没有收回,如果在老人入院率不足的情况下,继续投资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就长时间市场观察来看,如果没有外力介入,自己经营的难度很大;第二,随着机构规模发展,人力、物力、财力都会成为制约。未来曹佳妮可以尝试寻求与他人合作或者在政府政策范围内寻求扶持。随着规模发展壮大,经营理念也要有一定的开拓,要学习相关的经营知识,找出自己的经营之路。
曹佳妮目前的餐养结合是在传统模式上的拓展,创收的同时加以自身宣传,想法是好的,但是就持续发展角度来讲,她的机构还需要更大的创新,要尝试多种经营或是混合经营,不能按照传统养老机构的老路走。未来要把握民营养老机构的定位,做差别化服务。
对于曹佳妮以后打算创办养老服务学院的想法,王磊赞成:“这是超脱传统机构养老而发展的相关产业,就目前市场前景来看,相关服务人员确实为数甚少。要去发展养老相关服务,因为这也是产业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