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0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选择性作为”是“负分作为”

王钟的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06日   01 版)

    2014年中央巡视组第二轮巡视反馈情况已全部向社会公布。巡视组发现,一些权力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不够,有的干部存在选择性作为等问题。今年7月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指出过同类现象:一些地方和部门搞“选择性落实”“象征性执行”。“选择性作为”这一表述针对的问题并不是最近才产生的,但是它作为一个新表述在巡视组反馈报告中亮相,反映了中央对一些权力部门作风问题所折射的体制机制弊端发出更强烈的警示。

    或许有人认为,行政作为很难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侧重无可厚非。这种观念混淆了工作成绩全面合格基础上的突出点,与整体塌陷部分闪光的“选择性作为”的区别。其实,“选择性作为”针对的问题是一些权力部门和官员放松了对自己的底线要求,只求特定领域光鲜耀眼,以为这样就可以获得高分,而对职责范围内的其他工作不管不问。在“选择性作为”思维的驱动下,地方治理会形成高低脚的政治形态——高的是虚有其表的政绩,低的则是关系到普通老百姓利益的实事。

    看待地方治理的成绩,不妨引入经济学领域的“木桶定律”来理解。它的原意是效益大小经常由各个组成元素中的短板决定。同理类推,政治治理成绩的高低,也不能看政绩上的制高点,而要看那些暴露问题的洼地到底有多低。把数字做得再好看,把某项成绩弄得看上去再突出,都不能回避没有提及的缺陷之处。为防止一地出现“选择性作为”的现象,就不能光顾着为主政者宣扬的那些成绩鼓掌,而要审视挂在高处的政绩榜单以外的灰色区域。

    因而,“选择性作为”不构成执政成绩的累积。比如选择性做光鲜亮丽的大工程、大项目,却忽略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在民生领域制定倾斜性政策,无法平衡兼顾整体利益;如果牵涉到选择性执法,那就成为事关司法公正的严重问题了。可以说,执政者作为的“选择性”越明显,就越是破坏总成绩。如果以为做做样子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绩,至少没有什么损害,那就错了!表面工程之所以能够维系,往往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基本保障为代价的。在地方治理的成绩单上,光顾着特定领域“异军突起”,放任其他地方的“负分”,那就是总成绩单的“负分”。

    “选择性作为”往往透支了群众对政府公平正义的信任。一方面,个别问题由于上级关心和督办,或者跟当权者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处理得非常及时;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就很有可能被放置在一边,长期不能得到彻底解决。这种“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公平”的局面,有时就是官民关系紧张的触发点。这就难怪一些官员的政绩只能摆在政府大楼里的办公桌上,放不进阳光普照的田野里。

    有些部门对上级的阳奉阴违,也成为了“选择性作为”的一大来源。对他们来说,或许根本就没有想有真正作为,但是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获得升迁的机会,不得不让权力之手有所收敛。上级来检查了,吃喝玩乐一律停止,作出一番兢兢业业的勤政姿态;风声一过,应付了事的举措就成了享乐主义的遮羞布。

    为什么有人以为抱着“选择性作为”的观念当官就能相安无事?为什么还有人觉得“选择性作为”是升迁法宝?这大概是遗忘了一个事实:官员在一地的作为,不光有巡视组盯着,更有广大群众盯着。要让“选择性作为”不再有生存空间,就要看到关系公众利益的作为“短板”,检查典型成绩以外的平常事是否及格。

上海:“医疗小丑”走进儿科医院
回归“原点”重塑基层团组织活力
上海团组织推百万青年成长计划
华北多家企业还在超标排污
“选择性作为”是“负分作为”
47份“巡视清单”锁定哪些反腐标靶
APEC议题背后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