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1月1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新闻眼

老外之拗

黄昉苨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1月19日   09 版)

    他也许叫彼得,也许叫汤姆,但当这个戴着头盔骑车的壮汉在北京的自行车道上执拗地拦住一辆黑色轿车,坚持让对方回机动车道时,他的名字就变成了“老外”。

    围观群众拍了照片、发上微博:“执着的态度我真的挺感动”。

    微博很快火了,有人制作了一份“那些年,挺身拦车的老外们”,不失时机地指出:成都曾有一“老外”,为给救护车开道,把其他车给拦下了;广州也曾有一“老外”,拦住一辆逆行的公车,给车里的人普及常识:“这里不许走,不可以的!”

    可仔细观察大家的评论,关“老外”啥事儿呢,满满都是在讨论“我们敢这么做吗?”

    答案出奇统一:不敢。有人机智地说,拦豪车,那不是等着被打嘛?万一司机油门一踩就冲过来呢?还有人接着脑补:打起来以后大家一块儿被派出所带回去,双方各打五十大板,共同接受惩罚。

    所有人都心向往之,所有人都不会去做。我们有多“感动”,我们就有多不敢效仿那“老外”。

    的确,重要的不是他叫“彼得”还是“汤姆”,而只在于他是“老外”。他是“老外”,所以他习惯了见到违法行为就抵制,他敢于大声喊出不满,他也许没见过违章的司机直接下车打人,他可能在拦下豪车时丝毫不担心自己会被派出所一起罚一通。

    不论是担心豪车仗势欺人,还是担心派出所捣糨糊,看似关于勇气与道德的讨论背后,又是社会的一个幽深黑洞。

    而我们的机智,其实也是我们的不幸。

“马路变黄土”戏法何日方休
中国留美学生被开除现象调查
语文之痛
低保之洞
老外之拗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