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4年12月05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重视宪法不能只在宪法日这一天

仅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

本报记者 邢婷 向楠 《 中国青年报 》( 2014年12月05日   07 版)

    首个宪法日来临之际,广东省实验中学初中部的同学们通过阅读、演讲等多种形式学习宪法。王辉/CFP

    1982年12月4日,我国现行宪法正式实施。32年后,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将12月4日确定为国家宪法日。

    在首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公众对宪法的了解程度如何?日前,中国青年报通过手机腾讯网,对52007名网友进行的一项关于宪法的民意调查显示,13.3%的受访者表示知道12月4日是我国国家宪法日,8.8%的受访者表示完整读过我国现行宪法文本,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宪法的重要性,受访者普遍表示肯定,68.5%的受访者认同学习宪法是公民的第一课。

    参与调查的受访者绝大多数是年轻人。其中80后占42.6%,90后占42.1%,00后占1.7%。

    “宪法闲着没用”等杂音误导青年学生

    12月4日,山东大学法学院以五场学术讲座迎来了首个宪法日。讲座主题涉及平等、自由、五四宪法、言论自由等方面,这无不与宪法有关。

    如何庆祝首个宪法日,山东大学法学院曾为此酝酿许久。

    “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认为不应当把它搞成一个单纯的庆祝活动,毕竟现实中还有许多的宪法问题需要去面对、解决,所以我们更愿意以学术论坛的方式来讨论具体问题。”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忠夏副教授说。

    作为一名年轻的宪法学者,李忠夏同时还教专业课程和全校通识课,教学过程中,他感触很深:“很多90后学生其实是意识不到宪法和自己的生活关系有多密切的。”

    李忠夏常向学生举的一个例子是:你们住的宿舍属不属于《宪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的住宅呢?大学中是否允许出于安全考虑或其他原因让陌生人随意进出你们的宿舍呢?

    许多学生不仅觉得离宪法很遥远,甚至觉得离法律也很遥远。很多学生一直考学,非常顺利,所以感觉不到宪法和法律的存在。其实他们成长的过程一直伴随着宪法,比如他们参加过的高考就与宪法中的公民受教育权关系密切。”李忠夏认为,“宪法闲着没用”等类似杂音同样误导了青年学生对宪法的认知。

    每学期,山东省宪法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工商学院教授张献勇都会在全校开设名为《宪法学》的公共选修课,原本可容纳100多人的教室总被挤得满满当当。张献勇说,年轻人对于宪法的学习一方面充满期待,另一方面又比较困惑,认为宪法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学了也没有意义。

    “其实,宪法就在每一位大学生身边,如同空气一样。”张献勇告诉学生,现在大学生升学、就业中面临的一些歧视,很多都有违宪的嫌疑。比如,某国家机关明文规定应聘条件为男性身高在168厘米以上,在四川,就有一名大学毕业生以宪法中关于平等权的规定为武器,对该国家机关提起诉讼,最终迫使该机关在招聘条文中删除了关于身高的限定。

    宪法是什么?受访者首选“国家的根本大法”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大一新生郭智阳至今记得,中学时代的政治书上面用加粗的黑体字写道:“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当时,每天中午他们全家人都会看一档法制节目,令他不解的是,那么多集法制节目中援引的法律听过不少,可是从没听到过宪法。怀揣几分好奇,他特意从爸妈的书柜中翻出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读了一遍。

    受访者眼中的宪法是什么?调查显示,“国家的根本大法”(44.6%)排在第一位,其次是“赋予公民基本权利”(16.7%),排在第三位的是“划定公共权力边界”(12.1%)。其他还有:“规定公民基本义务”“确立社会底线”等。

    值得注意的是,仅有8.8%的受访者完整读过现行宪法文本。12.7%的受访者表示了解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10.8%的受访者表示一般,73.3%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3.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关于公众对宪法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深圳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宪政与人权研究中心主任邹平学教授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这正说明设立以宣传、普及宪法为目的的国家宪法日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侯欣一,曾连续7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设立宪法日提案。侯欣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设立国家宪法日,除了可以增加大家对依法治国的信心,引起大家对宪法实施状况的关注,更是一个逐渐从文化层面上引起大家对法律和宪法重视的启动点。文化的改变需要具体的形式,国家宪法日就是载体。

    邹平学指出,设立国家宪法日,首先表明了党和政府在建立宪法共识、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等问题上的明确态度。但是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宪法的普及与宪法精神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社会应该有足够的耐心与长时间的准备。

    如何树立宪法权威?受访者首选“公职人员带头遵守”

    调查中,虽然公众对宪法的了解程度还有待提升,但是大多数受访者对于宪法的重要性表示充分肯定。具体而言,68.5%的受访者赞同学习宪法是公民的第一课,15.2%的受访者表示反对,16.3%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而对于如何才能上好宪法这一课,很多年轻人给出了建议。

    “众所周知,90后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标签就是个性。”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于向谭看来,如果只是通过专家讲座、专家报告会等传统教育形式开展宪法教育,其作用和意义有限。他建议,可以开展一些新颖的活动,例如趣味答题、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大三学生张昊建议,应该让宪法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可以排一出“假如没有宪法,我们一天的生活”的话剧,让大家在生动的故事中充分认识宪法的重要性。

    张献勇分析,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觉得宪法离自己比较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当前大学校园内宪法教育的缺失。

    他建议,面对尊崇个性、强调自我的90后大学生,应该加大宪法相关课程的开设力度,邀请著名宪法学者开办宪法讲座,播放宪法条文与宪法事例紧密结合的专题片,提升青年的宪法知识与宪法意识。同时,更应采取90后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知识竞赛、辩论赛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编自演以宪法为题材的剧目等。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宣传宪法的具体方式上可以多样化,比如知识竞赛、文艺表演、公务人员的宪法宣誓。宪法的宣讲活动应包括校园、机关、企事业单位,电视台也应该有专门的时段,以丰富多彩的方式来宣传宪法知识。此外,还应该披露违宪违法的案件,这也是提升宪法观念的重要途径。

    邹平学指出,设立宪法日是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崇尚宪法的风气。所以,重视宪法不能只是一天的事情,在国家宪法日之外的时间里,对于宪法的学习、宣传、普及也应该继续进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该作出表率,自觉将宪法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行为规范,而公民也应该将宪法视为自己最基础的生活规范。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方面,国家对宪法的重视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明确提出,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宪法日等活动的开展,公众的宪法意识也会日益提升。两者相向而行,未来宪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效与作用必将大大凸显。”邹平学说。

    如何才能树立宪法权威?调查中,受访者首选“公职人员带头遵守”(36.5%),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宪法内容进中小学课本”(18.5%)与“公开违宪案例”(13.9%)。其他依次是:“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每个人承担起应有的公民责任”等。

    (山东校媒记者胡静  党沛龙  钟子轩  卜灵喃  张萌对此文亦有贡献)

重视宪法不能只在宪法日这一天
尘封影像中的宪法精神
六年前,这是有风险的事
韩大元:宪法教育应是法律教育的基础
福建地震局一官员遭情妇举报两天后被撤职
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