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这个名字,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如果你喜欢超人,一定知道氪星,也就是超人的故乡。
它的几个85后创始人就是看中了超人的强大力量,他们希望每一个创业者都像超人一样强大无比,因此取了这样的名字。
不同于老一辈创业者,他们出于爱好创造了这个互联网创业公司服务提供平台。对此,作为36氪联合创始人的王壮很自豪。
在他看来,是好奇心和分享欲促成了这个平台,“我们是一群很有好奇心的人,喜欢研究互联网上新出的各种有意思的产品。并且我们有很强的分享欲,就是我知道一个好东西,特别想让我身边的人都知道或者用上。”
这种心态,使36氪作为一个中心点,把好的东西分享给更多的人,试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也是36氪的最初形态——一个科技博客。
“最早我们提供的内容整个行业里没有人提供,但又是大家认为非常需要的内容,所以我们发展得很快,没做任何推广,完全是用户口口相传。”王壮说,“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去36氪看资源,去了解又有哪些新的产品。投资人也逐渐通过36氪的内容来判断行业趋势,了解产品等。我们跟创业者和投资人就都建立了联系。”
良好的发展势头没有让这个有想法的85后止步于此,“后来不断有创业者问我们,能不能帮他们看看产品怎么样,提点建议,能不能帮忙介绍投资人。这个需求很强烈,创业者自己很难接触到这些投资人,而我们能帮到的毕竟有限,所以就想到通过一个产品或一个平台来帮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36氪从科技博客演变成一个大平台。
经历4年成长,36氪不仅有备受顶级投资机构关注的高效互联网融资平台(氪加),还有专注于互联网创业项目孵化的氪空间(Kr Space),在全国首创了“不收费,不占股,全球资本,平台服务”的新型孵化器模式。媒体、氪加和氪空间三条产品线,构成了36氪专注互联网创业的生态圈。
他们的努力和成果有目共睹。连创新工场CEO李开复都评价说:“36氪的文章深刻即时,并且把硅谷的新趋势呈现在大家眼前。36氪是科技人必须看的新媒体。”
令人讶异的是,这样一个备受好评的平台目前还没有盈利。虽然他们去年通过网站的硬广做到了收支平衡,但由于今年团队扩充,难以实现收支平衡。
对于这种不盈利的状态,王壮表现得很酷,“钱从来都不是我们团队在追求的东西。目前我们还没考虑盈利问题,现在最想做的是还是先服务好平台上的创业者,真正能够帮他们解决融资还有起步问题。”
于是,今年36氪又推出了国内首个创业公司在线融资平台氪加。这是36氪从观察者到践行者的升级,从媒体到平台的延伸,为助力科技创业,帮助优秀创业者高效完成融资。
“投融资是资本与信息的碰撞,是财富与才能的对接。在过去,整个对接过程存在许多随机匹配的结果。许多时间节点上,信息与信息之间并没有高效对接。”王壮说,“在信息容量不断扩大的当下,氪加帮助创业者和资本方更快速有效地找到彼此。”
他认为,只有更活跃、透明的市场,才能够最有效地发现价值所在,新的方式和平台将成为这个时代创业者和投资人的第一选择,氪加为高效快速的投融资而生。
氪加投融资平台beta版自今年6月1号上线以来,已经接受超过2000家创业公司的在线挂牌融资申请。在氪加帮助下成功融资的创业项目中,平均融资金融达到800万元人民币,有的项目甚至在3个月时间内成功完成两轮融资交割。
“在互联网创业领域,我们拥有的不只是眼前的梦想,还有远大的航行。氪加平台希望在最好的创业年代,以互联网平台为科技创业者助力,实现高效融资。”王壮说。
截至目前,氪加已经累计服务近百家创业者,并在短时间内帮助超过30家创业公司成功完成融资交割,并与15家机构成立顶级投资机构联盟。在线下活动方面,36氪已成功举办5次走进顶级投资机构的线下活动,帮助超过100家创业者私密对接顶级投资机构的核心投资人。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创业者,36氪今年还创立了氪空间。第一个入驻的项目在3个月后就由1个人发展为10个人,并且基本完成了两轮融资。它的创始人王猛说:“这里不只是个完全不收费的孵化器,它还会直接把创业者放到一个更耀眼的聚光灯下,让投资人和媒体看到你。并且时时的告诉你,怎么扬你所长,避你所短。”
36氪从最初的4个创始人到现在的100人,90%的员工都是85后,平均年龄25岁,他们虽然年轻却凝聚力极强。一个员工说,“我们真的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还只是一帮小孩而已。大都是刚毕业就进入36氪,和36氪一起在成长,这种感情,创业的朋友们都是理解的。”
王壮认为,顶住没有盈利的压力,看到所帮助的创业者驶入快车道,应该是他们得到的最欣慰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