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1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社会观察

书包,还是孩子自己背吧

张天行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12日   02 版)

    早晨散步,经常遇到去上学的中小学生,有时在小区,有时在街道边,他们都行色匆匆,有的还边走边吃。有人说,中国的中小学生是比较辛苦的一群人。是这样的吧,特别是在冬季,他们走在早上上学的路上,天也才刚亮,寒气袭人。 

    中学生可单独上学去了,低年级的小学生一般多有大人陪送。有些小孩自己背着书包,也有不少是大人把书包提在手上或背着。曾看到同楼的一个小学生拉着行李箱样的包,我问陪同的父亲,上学为什么要拿这么大的包,他说里面装有电脑之类的。望着他们的背影,我还是感觉有些夸张。

    大人疼爱孩子,书包又沉重,大人把书包拿在自己手上,也就成为街边比较常见的场景。似乎没有什么不妥。 

    一位朋友发来介绍日本幼儿园的文章,图文并存,有下面一段:

    这是很震动我的一个场景,早晚接送孩子的时候,看到其他日本家长,无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手里一律空着,而那些少说也有两三个大包外加书包都由那些“花朵们”肩背手拿着,而且还都跑得飞快。我们呢,自然还是咱国内的传统,田田空手,我拿包。过了两天,老师就来和我聊天了:“田田妈,田田在学校可是什么都自己做啊……”日本人惯于只说半句话,后面的让你琢磨去。我立刻就明白是在问家里的情形了,看我还在想,老师就说了“比方说上学时拿包吧”。这就是委婉的提醒。从此就只好让田田自己拿了。等开家长恳谈会时,我和大家说“在中国幼儿园,习惯了家长拿东西”,这回轮到日本妈妈目瞪口呆了,异口同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爱孩子更多一点呢? 

    看了这里的介绍,禁不住想,书包放在小孩还是大人的肩上,是一个问题,也许更有一种象征的意义。前几天早晨,我有意在北京史家小学一辆接送学生的班车旁驻足观察,孩子自己背包与家长背包的,大致是对半。如在幼儿园门口看,家长拿包的比率无疑要更高。 

    由于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大城市,小孩子好像成了“稀有动物”,一个小孩常有多位大人维护,受到格外关注——怕饿着、怕冻着、怕摔着、怕累着……为其背起书包乃至包办一切事便是很自然的了。曾听一位朋友讲,他上大学时有一个高材生,从小到大竟然从未叠过被子。“家里只让他读书就行,没有接触过任何家务,不懂生活。”这听起来像开玩笑,但类似的事当不在少数。 

    小孩子从小到大受到过度的照顾,只要学习好、考出好成绩就行,失去很多自己摔打成长的机会。 

    还见过这样的报道,大学新生入学或毕业求职会上,陪同的学生家长忙前忙后,而学生本人则站立一旁无所事事;一些学生毕业找工作,怕苦怕累,宁可在家“啃老”。《纽约时报》曾在头版报道这样的奇观: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年纪轻轻不肯“干脏活儿”,宁愿失业,让快60岁还在建筑工地打工的父亲接济其生活。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但不能不说,很多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有误区的,他们极可能是把应该孩子背起的书包不假思索地放在自己肩上的那群人。 

    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邓颖超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过分的关心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和学习爱护别人的权利。这样的孩子极可能只会享受,不知奉献;情感世界中高度关注自己,不知体会别人。与海外一些国家和地区比较,不难发现我们的教育观念还有急待改变的地方。教育不只是为了升学,不只是提高智商,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所以,小孩子学习之外,也无妨练习着干一点力所能及的家务。 

    谁拿书包,好像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又不那么简单。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书包之类还是尽量由他们自己背上吧。转变教育观念,无妨从这里开始。 

    在同一篇文章中,与包有关的还有这样一段: 

    我们办理入园手续的第一天,幼儿园就向我们说明,要准备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包。书包(统一)、装毛毯的包、装餐具的包、餐具盒、装衣服的包、装备换衣服的包、装换下来衣服的包、装鞋子的包,然后A包多少厘米长,B包多少厘米宽,C包放在D包里,E包放在F包里。我真是彻底崩溃了!搞不懂为什么日本人要弄出这么多复杂的名堂出来。有的幼儿园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妈妈一针一线缝制!经过两年,我们都对此已经驾轻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条理的分门别类。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对垃圾精细分类处理而不觉其烦,是否和从小所受教育有关。 

    看看我们不少地方的垃圾分类还没有人认真执行,垃圾箱处乱扔乱放,一些规定形同虚设,看来此事也要从小孩子锻炼起。

基层公务员看到上升通道之后
书包,还是孩子自己背吧
让中国进入真诚的时代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发展“拐点”
从“社会管理”转型为“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