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1月1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学界快递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发展“拐点”

——中国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研究报告出炉

句乐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1月12日   02 版)

    近日,通过对我国总体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系统评估,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2014)》。该年度报告包括:社会景气、社会包容、公众参与、城市公共服务包容性评估、社会管理绩效评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居民工作环境、民众的环境满意度、政府信任、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等12个分报告。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在合理运行区间,更为平稳、成熟和具有定力。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使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概括与把握更有韧性,更有潜力,更有回旋余地以及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包括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总是嵌入到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之中,与之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无疑,正确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同时正确认识与之相关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环境,理解人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过程中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态度,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报告通过对2014年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以2012年为基准,社会景气指数与社会信心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2014年社会景气指数为100.84,对总体事项的信心指数为100.78,对个体事项的信心指数为100.83。这一方面意味着,民众对社会发展现状的满意度不断提升,社会在总体上稳步前进;另一方面也显现出,民众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信心充足、预期良好。

    报告执笔人魏钦恭表示,在2012~2014年调查结果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多次的田野调查,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社会发展亦出现了明显的“拐点”,或者说,进入到一个发展的新阶段,即从社会发展基本需求的低收入阶段提高到了社会发展更高层次需求的中等收入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里,人们的诉求可能更多地会关注自身权益的保护,关注自己与周围社会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对公共事务参与表达出强烈的意愿

    报告指出,在2014年,中国城市总体社会包容指数为64.6,与2013年、2012年相比略有下降,但继续保持稳定态势。通过计算,2013年中国的社会发展综合指数为0.240,在124个国家中排名93位。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满意度分值为62.83分,城市居民对生活现状基本满意。2014年城市居民的总体信心度分值为82.14分,城市居民对未来生活有较大的信心。城市居民对宏观社会层次生活状况满意度为58.69分。宏观社会层次生活状况的信心度为82.15分,微观个人层次生活状况的信心度为83.03分,微观个人层次的满意度为66.94分。

    在信心指数方面,2014年的数据表明,各类公共服务的得分均超过50分,即公众对各项服务的前景都持积极预期,认为其未来3年将会变得更好。相比较而言,公众也依然是对基础设施的信心最高,信心指数达89.8分,对环境保护的信心最低,仅为72.1分。与2012年和2013年相比,公众对公共安全和环境质量的信心有所增强。

    据报告分析,2014年城市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得分为69.58,城市居民对政府持比较信任的状态。其中,2014年城市居民对各职能政府的信任得分为66.14分,2014年城市居民对各级政府的信任得分为76.45分。与2013年相比,各方面均略有提高。2014年的调查发现,受访者对政府社会责任满意状况较好,满意指数得分为60.8分,比2013年上升1.0,公众感知的政府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总体较好,51.7%的受访者表示满意(60~100分)。并且,受访者对未来3年政府社会责任信心较足,信心指数得分为82.7分,比2013年大幅上升10.0,91.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社会责任未来3年将变好(67~100分)。

基层公务员看到上升通道之后
书包,还是孩子自己背吧
让中国进入真诚的时代
经济“新常态”与社会发展“拐点”
从“社会管理”转型为“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