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8岁的陕西西安环卫工人丁权,因为在马路边烤火而被辞退的事情一经报道,引发人们的广泛同情,而仅仅一天之后,丁权所在公司即发情况说明称公司“缺乏对具体情况的认识,缺少人性化关爱,存在不妥之处”,并作出对其进行安全及工作规章培训的处罚。(《华商报》2月2日)
然而问题是,像丁权这样的底层劳动者是否能够依靠网友的人性考量,从而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呢?反观此次事件,其实充满了偶然。
作为弱势群体的环卫工人在寒冷的冬天因为烤火而被辞退,这样的处罚的确让人感到心寒。而另一方面,根据该公司的管理规定,丁权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违反了治污减霾的规定,没有按职责制止路边点火行为并及时灭火或报告,反而参与烤火。严格来说,公司依照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管理,乃至作出各种处罚,再正常不过。但是,网友们之所以为丁权鸣不平,是因为环卫工这一群体本身处于社会的弱势地位,工作辛苦,工资不高,正常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很难想象,在冰天雪地,路边环卫工人的衣服和手套都湿透了,他该怎么办?他是否有条件赶紧更换衣服,洗个热水澡?是否有条件到室内取暖?还是说,他只能依靠身上的体温把衣服暖干?当公司的制度忽略了这些现实的困境,却举起“规定”的大棒打在丁权的身上后,遭到网友们的批评也就不难理解了。遵规守矩,本没有错,但是如果规矩本身没有考虑到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就会陷入被“人性考量”批判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政府部门给环卫工人送温暖,商家请环卫工人吃饭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但正如同此次网友的爱心关怀一样,都只是偶发事件。只有将那些基于人性的考虑纳入到制度化、常规化的行动中,才可能让丁权这样的普通劳动者有尊严地劳动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