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张凤阳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某个以国家冠名的“国家某某城市”评比中,全国600多个地级市,一半以上的城市都当选了。这个评选改换名头 ,以“国家某某目的地城市”为名,开始新的评选。
他发现,以“国家”名义组织开展评比表彰活动的,还真不在少数,它们通常都离不开中国、中华、全国和国家这四种提法。在3月4日的全国政协会议教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张凤阳列举了这些冠以国家字样的评选。
有的评选是来自政府系统,比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旅游城市等。来自教育系统的评选也不在少数,比如,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级教材等。
张凤阳有些哭笑不得。他以自己所在政治学领域为例,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是全世界公认的最好的教师,但是从来没有人授予这位教师国家级名师的荣誉称号。
表彰那些对国家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或集体,是世界各国的通行做法。张凤阳说,这种做法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程序。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程序规定被突破了。许多评比表彰项目并未获得明确授权,有的即使在表面上走了程序,实际上也往往脱开了监管范围,结果就是国家级的荣誉满天飞。张凤阳说:“当今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滥用‘国家’名义。”
更糟糕的是,在不少评比、达标、认证活动中,“‘国家’的名义事实上被用于寻租,已畸变为个人或集团的谋利工具”。有媒体报道,有的行业协会干脆对一些评比表彰明码标价。
据报道,从2006年12月到2009年底,全国共清理各种评比达标表彰项目148408个,保留项目4221个,撤销项目144187个,总撤销率为97.16%。
张凤阳分析,评比表彰活动的泛滥,与长期流行的“政绩锦标赛”模式密切相关。在一些政府部门和官员那里,所谓“政府管理创新”,就是琢磨评比达标表彰评估的花样。如此自上而下的“反复折腾”,不仅使形式主义的面子工程大行其道,造成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使借“制造稀缺”扩张权力成为相当一部分官员的主政习惯,从而养成或纵容了他们“闲不住的手”。一端是高高在上的评比者,一端是低声下气的被评比者。
张凤阳认为,极度泛滥的评比表彰,不仅容易制造寻租空间,还会诱致政府职能履行的结构性失衡。最后是“以爱国的名义,国家成为最廉价的消费行为”。
张凤阳建议,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大奖,比如,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奥斯卡奖等,都没有国家的影子,但是并不影响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评奖应该交给行业学会,这是世界各国的通例。
“国家冠名有神圣性,不能随便拿‘国家’消费。”张凤阳说。
本报记者 原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