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人数2万余名,创业教育课程远远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需要”,这是困扰中国矿业大学教师侯德伟已久的问题。和他一样有相同困惑的老师不在少数。在“互联网+”时代,创业教育如何寻求突破?
4月14日,在2015年KAB创业教育年会上,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刘帆发布《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教育模式创新》报告。他认为,KAB十年来已经发展成为创业教育的第一品牌。第一,教学方式实现了国内的第一次创新——小班授课、参与体验、协同教学,这正好符合互联网的特性;第二,率先把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加入互联网创业教材;第三,第一次由老师来推动创业教育进入教育部公开的教育大纲,获得政策支持。
“O2O是KAB创业教育升级版的必然选择。”刘帆说,这里的O2O是Offline to Online(线下到线上),属于颠覆式创新,会改善目前的创业教育困境。“线下为辅+线上为主”的混合模式代表教育模式的未来。
在他看来,互联网教育有三大基本属性:第一是公平,任何人在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获得互联网资源的优势;第二是自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学习;第三是廉价,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平台模式。
“评判教育好坏的标准是,受众是否获得了应该获得的价值。”刘帆指出,在传统教育中,老师作为主导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而在“互联网+”时代,教学重点未来会发生转移,解惑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技能的运用也会成为授课的重点,不是单纯的知识讲授。要实现这种转移,就需要学生在线下完成应有知识的训练,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公平、自由、廉价再加上粉丝的体验(即网络分享),成就了在线教育无限的想象空间”。
2014年11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在解读教育政策时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突破口。刘帆认为,创业教育的升级版应该是一种创新型的产品,表现在它的价值观是差异化的。各个学校的创业教育应该体现为差异化。“我很乐观地看待创业教育的学科独立化,因为它的确和管理学研究的对象、思维、逻辑,包括支撑的理论皆出现了很多多元化的成果。”
“创业教育要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最大的困难不是做不出产品,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知道怎么做,但受限于所谓的制度。”刘帆表示,创业教育未来要突破“三座大山”,首当其冲的就是用户,“学生认不认可?光说创业教育好,学生不认可,够呛!”
第二是机构创新。这需要高层、中层和执行“在其位,谋其政”。我们需要顶层设计、中层执行、基层激励。基层看名誉、利益,中层看流程,高层看价值观的引领。“把这三个事情做好,改革会变容易。”
第三是“现状保持派”。“目前我们希望小班授课,但教务处凭什么给你小班教室呢?年轻老师位不高权不重,哪有机会跟学校教务处公平对话呢?去改变一个谈判能力比较弱的现状是蛮难的,我们能做的空间非常有限。”
刘帆感慨,“没有KAB这十年,我不知道创业教育会是什么样子。没有老师们在一线的推动,国家出台《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谈何容易!”
他表示,今后创业教育实践成功与否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是原有模式的自适应调整;第二是原有模式向新生模式的转换,这涉及原有模式的替代成本、新生模式的学习成本和新模式创建的风险成本。这是领导要考虑的;第三是政府的作用,比如一些政策的出台是否体现了扶持性的考虑。
“KAB的未来在哪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最近在反复思考KAB十年来做了什么。他认为,KAB的本质是教育,而教育的价值是改变人。所以KAB的最大成就是使千万名学生“变成了能够成为的人”,“不是教你一个技术,而是教给你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就会到人的心里面去”。
对于未来“互联网+KAB”,李家华强调,第一要坚信KAB的美妙在于小班上课,老师和同学互动,讲完课后我们成立一个俱乐部,和老师不断保持联系。所以我们的关系会很好,老师与同学间的相互感染让我们有了激情,所以老师和学生就变成最有创造力的人。第二我们要非常理性,要继续发扬和保持KAB精神,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找到我们的出路——把技术与人性结合创造我们的未来。
本报记者 王聪聪 实习生 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