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用我们的人和飞机帮助中国运送物资。我们正在要求这些男孩子完成对于男人来讲也非常困难的任务。向中国运送每一吨物资的代价都极为昂贵。”这是上世纪40年代一位美军空军将领写给华盛顿的报告原文中的一部分内容。
美国二战历史学家、美国智库“海军分析中心”中国研究项目主任冯德威(David M.Finkelstein),上周在北京一场名为《我们曾是盟友:纪念二战中的中美合作》的讲座上,念出了这份历史文献中的几句话。这份报告所描述的,正是中国人熟知的“驼峰航线”,这条1942年开辟的航线所承担的任务,是为被日军切断了陆路后勤保障补给线的中国源源不断地空运物资。 “为了向中国运送这些物资,美国大约有1500名飞行员牺牲,其中很多人牺牲时才20岁出头。”冯德威说。
在冯德威看来,“驼峰航线”只是二战时期中美大规模合作的组成部分之一。他说:“74年前,美国和中国成为盟友,历史上第一次,美国将自身的国家安全与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同盟胜利已经70周年,这是共同回顾和纪念我们曾经创造的历史合作的合适时间。”
“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人的心已经和中国人紧紧绑在了一起”
“中国在亚洲的抗战,比其他盟国的反法西斯战争早很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之前,中国已经英勇地独力对日作战了许多年。”回顾战争历史时,冯德威承认,在上世纪30年代,面对被日军侵略的中国,当时美国政府能做的很有限,“因为当时的美国仍陷于经济大萧条中,反战主义和孤立主义极为盛行,美国自身的军事实力当时也算不上强大。”
“但在民间,一些美国人对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感到极为震惊,日军对于平民的杀戮,更是激起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极大同情心。”冯德威说,基于这样的民间情绪,当时美国的一些个人或私人社团,开始组建各种组织帮助中国。传媒大亨亨利·卢斯就是一个例子。亨利·卢斯出生于一个在华传教士的家庭,幼年成长于中国。通过他创办的《时代周刊》、《生活》和《财富》等著名杂志,亨利·卢斯讲述和传播着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故事。
上世纪30年代晚期,美国社会成立了许多支援中国的民间组织。冯德威说:“1940年,所有美国援华组织融合成了一个组织——美国援华会,他们做的是两件事,一是帮助中国筹款,二是让美国社会关注中国人民的伟大抗争。美国援华会传递的信息很简单——中国在独自抗战,中国在抗击侵略,中国需要美国的帮助。”冯德威据此认为:“可以说,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美国人的心已经和中国人紧紧绑在了一起。”
到了上世纪40年代初期,美国逐渐意识到应该向中国提供援助。“飞虎队”是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个名词,冯德威在谈及二战中的中美合作时也绕不开它。在冯德威看来,“飞虎队”的特别之处在于,“这是美国第一次允许现役美国官兵从自己的国家军队中退役,并加入到另一个国家的军队中去参与作战。”
“飞虎队”的组建,得益于1941年罗斯福总统签署了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在这一法案的授权下,美国可以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冯德威解释说:“这一法案授权美国政府可以基于保障美国安全的原因向任何国家提供军事设备,而不需这些国家立即支付。”该法案一经批准,美国就向中国提供了100架P-40战斗机,这就是飞虎队使用的战机。
除了军事援助,中国还接受了来自美国的财务援助。冯德威引据史料说,在1939~1941年间,美国政府在财长亨利·摩根索的领导下,给予了中国很大资金援助,规模大概在1.2亿~1.4亿美元之间,“这在当时是一个大数目”。
在同一片土地上为同一场战争而战
珍珠港事件后,中美正式成为盟友,中缅印战区应运而生。冯德威认为,中缅印战区在二战中是最艰难、最复杂的战区。这种复杂性体现在好几个方面,除了地理和作战上极为复杂的因素,盟国内部也充满了政治分歧。冯德威说:“但我的研究经验告诉我,如果你只把目光集中在分歧上,那么你就会错过故事的核心——那就是,中美之间在当时开展了如此紧密的军事合作和互相支持。”
1944年时,美军主要有3个飞行中队在中国作战,帮助中国作战的来自美国空军的人员大致有4.3万多名。冯德威说:“美国空军不是靠一己之力完成任务的,他们需要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帮助。当时,美国的工程兵被派往中国建设符合要求的机场,由于没有重型机械,在四川进行机场建设时,更多是依赖人力。当时战机加油也是人工完成的。中国人在帮助搜寻遇难遇险的美军飞行员时也表现得非常英勇。直到今天,在中国和缅甸不断发现美军遗骸,这些工作也是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支持下进行的。”
培训也是当时中美军事合作的重要部分。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对此深信不疑,他曾说:“一旦向中国军队提供足够的装备、足够的培训、足够的物资和食物,他们就有足够的能力打败在其土地上猖獗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冯德威在讲座中说:“大家如果能读一下1944年和1945年中国军队在缅甸作战的历史,就能发现,史迪威将军的话是正确的。”冯德威介绍说,当时美国对中国的军事培训项目非常宏大,这些项目主要在三个地方开展:印度蓝伽、中国昆明和桂林。在整个战争期间,有成百上千的美国军官和飞行员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指导员和军事顾问,帮助中国军队提升作战能力。
在联合训练的过程中,中美军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有时甚至可以用亲密无间来形容。冯德威又念起了当时在美国一起训练的中美两国飞行员留下的口述记录,有美国飞行员说:“我们认为中国飞行员是如此出色,以至于我们敢于将自己的生命托付给他们。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愿意和他们一起飞去任何地方。”中国飞行员则说:“我们与美国飞行员的紧密合作,就像是长在同一双手上的两根手指。我们在同一片土地上为同一场战争而战。帮助我们的兄弟就是帮助我们自己。”
“中国在二战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有人问,美国为中国提供了如此多的援助,那么美国得到了什么?冯德威毫不犹豫地立即回答说:“我想,我们得到的是持续的作战。从同盟国的战略上讲,这扩大了对日作战的战线。”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冯德威说:“中国在二战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仅仅由于中国坚持抗战这个事实,就牵制了80万~100万日本军队,让他们深陷于中国战场,而不能被部署到太平洋战场的其他部分。而且,当时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会被日本占领,所以反攻时需要从中国大陆开始,然后再反攻至台湾,最后再打到日本本土。——感谢上帝,这一切都不需要了。我们保住了成百上千万人的生命。所以我认为,中国在二战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冯德威特意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补充说:“我还想说的是,中国在二战中扮演何种角色这个问题,现在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
研究二战历史的过程,让冯德威得出了对当今世界和中美关系的看法,那就是——当美国利益与中国利益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是能够找到相互合作的方式的。1941年、1979年我们都曾这样做过,现在我们也在寻找共同合作的方式。他说:“虽然中美两国有着非常大的文化差异,但如能像我们的先辈在二战时那样表现出合作的精神,我们就能够找到一条中间路线来开展合作。”
冯德威提醒说,二战时中美合作的历史过程中,也有一些教训值得中美在交往时汲取:“比如说,尽管我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在‘要做什么’这个问题上达成了一致,然而,在‘怎样去做’这个问题上却常常出现分歧。”
话虽如此,冯德威说他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十分看好。他说:“在我看来,美中关系在未来是一个宏大的、有许多事务交织在一起的‘网’。一方面是我们共同利益不断地捆绑;另一方面,我们在某些方面也会出现一些紧张的态势。我想,中美两国的领导人所肩负的任务,就是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不断地平衡中美关系中的积极面和消极面。”
本报北京7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