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8月01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中国疾速驶入大冬奥时代

特派记者 慈鑫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01日   04 版)

    北京赢得了胜利也创造了历史——第一座夏奥会和冬奥会举办权都赢得的城市,第一座一次申办冬奥会就获得成功的城市,第一座举办冬奥会的首都城市。但北京应该书写的不只有这些历史,处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时期、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推行时期和中国体育产业正在开启“黄金时代”的大背景下,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承载更多的责任和使命。

    绝非十拿九稳的成功

    一如任何一场体育比赛,无论参赛双方的实力是接近还是悬殊,不到终场哨响,无人可以断定结果。北京与阿拉木图,作为2022年冬奥会最终仅有的两座申办城市,从城市人口、经济体量、基础设施、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而言,阿拉木图与北京显然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竞争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最后几周时间里,两座城市的竞争却愈发激烈。对于看似处于优势地位的北京而言,竞争失败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还比外界想象的大得多。

    “今年6月在洛桑进行的一次陈述时,阿拉木图的得分是领先我们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杨扬对于两座申办城市的竞争形势有着更权威的掌握。7月25日,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抵达吉隆坡之后,代表团成员、花滑奥运冠军申雪也感受到阿拉木图的呼声似乎比北京更高。

    在奥林匹克专家、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任海看来,北京对阿拉木图绝无必胜的把握,“阿拉木图24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当地人口比例多达40%,有大量的冰雪运动爱好者。阿拉木图曾申办过2014年冬奥会,让国际奥委会对其有所认识,并获得宝贵的申办经验。阿拉木图拥有冰雪运动所需要的良好的自然条件,冬季雪量充沛,积雪厚度1.5至1.8米,无需人工造雪。零下7摄氏度左右的气温,对运动员和观众都是适宜的温度。良好而集中的冰雪自然条件,使阿拉木图得以将比赛场馆集中于30公里半径范围内,办一届‘紧凑型’的冬奥会,利于运动员和记者往来于各场馆间。”

    阿拉木图打出的“保持真实”口号,直指北京天然雪少、需要人工造雪的软肋,“迄今,冬奥会举办过22届,但举办国只有区区10个,除日本外,均在欧洲和北美。范围这样小的原因首先是冬奥会对自然条件强烈的依赖性,冰雪资源要好,气温还不能太低;要有达标的赛场,还不能过多影响环境。”任海表示,“此外,冬奥会对诸多非自然的条件有很高的要求,如科技含量极高的冰场、雪道、滑道;良好的住宿、便捷的交通、有效的救援、专业的服务、安全的保障等等。最后,还要考虑到冬奥会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影响。”

    在冬奥会全面而苛刻的标准考核下,没有一个申办城市是全优生,因为它们不可能同时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非自然条件。

    北京以44票对40票的微弱优势赢得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也说明了北京与阿拉木图之间的实力旗鼓相当。

    “安全和放心”是委员们选择北京的原因之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国际奥委会现在很强调可靠性。”著名体育学者、北京冬奥申委总体策划部及法律事务部副部长易剑东在分析北京能够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原因时表示。

    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平昌冬奥会和2020年东京奥运会在筹备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变故,诸如场馆建设滞后、政府财务紧张、民众反对声较大等,国际奥委会对此也很头疼。对于正在推行《2020议程》改革的国际奥委会来说,在变革的时期更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伙伴。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以完美的表现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让人可信赖的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这点上是一以贯之的。”易剑东表示。

    北京不具备阿拉木图所拥有的优越冰雪资源,但国际奥委会对阿拉木图的担忧所在却正是北京的优势,根据国际奥委会2022年冬奥会评估委员会对阿拉木图的评估意见,高度依赖石油经济的哈萨克斯坦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相比起冬奥会举办城市天然雪不足的缺陷,国际奥委会更不愿面对的是奥运会东道主的经济风险。

    北京的理念与国际奥委会《2020议程》契合

    寻求安全和可靠的国际奥委会,最终把2022年冬奥会交给了北京。国际奥委会期望中国政府践行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全力支持和保障的承诺,但同时,又不希望中国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付出像2008年那样的巨大代价。

    让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国际奥委会《2020议程》的核心理念。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掉了让全世界震惊的510亿美元,这直接导致欧美国家民众对奥运会烧钱模式的恐惧,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城市从最初的七个一路缩减到最终的两个,正是由于五个欧洲城市的先后退出。

    就在几天前,美国波士顿又宣布退出2024年奥运会的申办城市行列,原因同样是纳税人对花钱太多的担忧。

    按照北京冬奥申委新闻宣传部部长王惠所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届花钱少但又不降低赛事标准的奥运会。

    北京在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提出了“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和节俭办赛”三大理念,易剑东认为这是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方向相契合的。

    北京将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会的场馆遗产,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减少政府投入。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预算将在15.1亿美元、赛事编制预算将在15.6亿美元以内,预算额比阿拉木图的还要低。

    任海表示:“北京与张家口联办,充分利用各自已有的资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服务

    但北京冬奥会的社会效益却不可低估。

    “即便这次申奥不成功,张家口已经有了巨大收获。”张家口市市长侯亮表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下,北京联合张家口举办冬奥会将成为一次地区深度合作的积极尝试。

    “申冬奥成功对整个京津冀来说都有重大意义。”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贵表示,“冬奥会申办成功以后,使得河北,特别是张家口和北京的联系更加紧密。我们就会从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方面加大投入,这种投入的效应会逐渐体现出来。从整个区域来说,可以带动张家口的旅游、健康、体育、休闲娱乐活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为北京人提供一个提升生活品质、开展娱乐的好去处,这就是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局面。”

    拥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自然条件,张家口却是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在申冬奥的一年多时间里,张家口的名气大增,崇礼的滑雪和旅游资源得到了极大开发。

    地区的脱贫方式有很多种,但京张申奥给张家口带来的脱贫方式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种,张贵表示,那就是当地经济发展方式转化。“贫困县如何脱贫致富,其实是我们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贫困县只有‘靠天吃饭’的农业来摆脱贫困一条路,农业的产值比较低,所以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由于奥运会的申办,现在崇礼县发展起来的围绕奥运的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娱乐产业可以为本地务工人员提供创业、工作的机会,收入就会增加,过去以农业为主的产业模式,转而以体育、旅游、休闲娱乐为主,为致富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要把申奥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重要,如果只看一个结果的话,就是把体育和经济的结合看得太肤浅了。”张贵认为,“申奥的过程其实就是梳理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过程,即以什么样的角色融入到京津冀当中,怎么为北京服务,怎么去探索共赢的道路。”

    京津冀一体化作为国家战略,从根本上是要探寻一条地区均衡发展、解决“大城市病”的出路。“对于特大城市周围的一些相对贫穷和落后的区县、乡村,它们怎么借助大城市来发展?不是简单地从大城市吸收点什么,关键是你有什么比较优势,你如何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切入到特大城市的生活当中——你是特大城市所需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配角。”张贵表示,“这一定是一个双赢的模式,而不是单向的‘谁攀附于谁’。”

    北京与张家口的共赢发展模式无疑将提供一个好样本,即一定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按照北京冬奥申委公布的数据,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中国民意支持率高达92%。在王惠看来,这是因为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民生工程”。

    “我们办了这么多全运会,这么多大赛,实际上都是体育圈和组织者在玩。真正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教育,老百姓自身发生变化肯定是更为重要、更为根本的。”易剑东表示,“具体的做法,比如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这个就是可以带动一些人就业的。我们在冬奥会的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对张家口,尤其是相对落后地区的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考虑得比较多的,设置了京张一体化的产业项目升级。再比如我们现在讲的交通环境的改善,都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交通更便利,环境更好,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旅游。做这些事儿,都强调了不再是对冬奥会本身,而是能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直接的便利。”

    推动体育产业、发掘冬季运动的发展潜力

    在国际奥委会中国香港籍委员霍震霆看来,北京能够赢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的另一大优势,就是冬季运动未来在中国的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亿人上冰雪’对于国际奥委会来说肯定是有很大吸引力的。”霍震霆表示。

    对于夏季奥运项目已经比较强大、而冬季运动仍相对落后的中国来说,举办冬奥会将为冬季运动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推动力。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对中国社会体育理念的洗礼会更大。”易剑东表示,“冬季不应该‘猫冬’,应该继续锻炼,应该体会到冰雪项目的乐趣。而且目前来看,在申办的1年零8个月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冰雪运动的人口、俱乐部、产业和宣传报道都有升温的趋势。可以说,即便申奥没成功,这个趋势也不会轻易的停滞,今后若干年继续升温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体育运动项目繁多,功能各异。冰雪运动之所以能独树一帜,形成与夏季奥运会平分秋色的冬奥会,从根本上来看,是其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价值。”任海表示,“冬天,寒风凛冽,万物萧索,冰天雪地。低温的天气、湿滑的冰雪成了户外活动的‘天敌’,人们不得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就是走路也得处处小心,防滑防摔。于是,活跃一时的夏季运动项目或转入室内,或干脆暂停,大地一片沉寂。我国北方素有‘猫冬’一说,形容人们‘猫’在室内过冬的生活状态之沉闷。冰雪运动打破了冬天的沉闷,给蜷缩室内的人们,特别是天性好动的青少年提供了一展英姿的用武之地。冰雪运动神奇地化‘敌’为友,将禁锢人们活动的冰雪,变为纵横驰骋的运动平台,使体育运动由季节性的伙伴,成为一年365天全天候的伴侣,变‘猫冬’为‘动冬’。体育时空的拓展,为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借着北京申办冬奥会的东风,冰雪运动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北京市正在积极准备的开拓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计划中,冰雪项目也是一个重点。在中国第一位冬奥会冠军杨扬看来,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将使得冰雪运动不仅在中国北方,在南方也将迎来发展机遇。

    去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46号文件),随着体育产业被国家列为发展战略,预计到2025年将形成5万亿元人民币产值。任海相信,“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使得体育产业获得新的增长点,对实现46号文件提出的‘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目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报吉隆坡7月31日电

中国疾速驶入大冬奥时代
索契的后冬奥景象
每个人都是“申冬奥”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