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似乎是我们很多人感同身受的志愿服务的至高境界。但具体到如何“赠玫瑰”更符合服务对象的真实需求,并在服务结束之后真正让付出辛劳的志愿者感受到更多积淀内心而又袅袅不绝的“余香”,感受到精神的升华,却是志愿服务不断深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话题。面对这一值得思考和不断探索的课题,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和河北工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青春智慧,给出了比较完美的回答。
7月29日,重庆市黔江区冯家街道柏腊村所在的大山里,山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围着一个石桌,吃到了“这辈子迄今最美味也最难忘的”一顿晚餐。
腊肉、烧白、虎皮椒、凉粉、鱼……在这个贫困的小山村,这样的规格是乡亲们团年饭的标准。
他们是造访这座山村的第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黔江区是国家级贫困区,柏腊村3300人中,建卡贫困人员有441人,超过10%。
在这个秀丽而贫困的山村,几乎所有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眼下正值玉米成熟的日子,村里紧缺劳动力把玉米收回家。对于80岁的王来英而言,对此最是犯愁。
她有轻微智障的儿子远赴新疆务工挣钱养家,家里留有三级残疾的儿媳和年幼的孙女。此前,邻居们帮她在山坡上种下了几亩玉米,这是她一家目前唯一的收入来源。可邻居们都在忙农活儿,这位80岁的农妇根本没法将全部玉米收获。
来到村子的大学生都来自大城市,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当即决定,不帮王奶奶把玉米全部收回家,就不回自己的家!
他们背着借来的竹背篼,到玉米地里掰玉米。
玉米的成熟叶子边缘格外锋利,将很多女生的胳膊划伤。更可怕的是,当地叫做“活辣子”的黄刺蛾幼虫,趴在玉米叶上,一旦碰到皮肤,当即就会起风团,奇痒难忍。
毒辣的烈日下,小伙伴们的衣服全部汗透,最终,他们把王来英一家的玉米全部收回了家。
随后,大学生将玉米一粒粒用手剥下来,因为从未做过这类农活儿,在剥下近400斤的玉米粒后,几乎所有大学生的手都被磨出了泡。
邻居看着这群孩子,感动得眼睛红了。尽管没有任何人要求,她默默地做好了一桌子菜,热情地招待大伙儿吃。
“我们欢迎这样的真正干实事的大学生!”柏腊村村长任太平说,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城里来的大学生对山里孩子来说,既好奇又羡慕,影响力很大。“大学生能这么尊老、互助,我们以后教育孩子们就可以拿他们来举例,他们为村里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不仅是村民为大学生点赞,此次农活儿更让大学生们“真正上了一堂触动心灵的课!”
“这让我对农村有了真正的了解。”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李思辰说,此前,自己对农村的理解仅限于网络,这次深入山乡,像农民一样劳动,更明白了他们的不易。“教会了我感恩和知足,同时,我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能更明确地意识到身上的责任”。
“我们黔江是国家级贫困区,多年来,一直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热点区域’之一。”黔江区团委书记黄选说,作为受助地,对外来提供无偿志愿服务的好心人本应是欢迎的,但是,当地对各路人马的评价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状态。“并非所有人都必然能得到好评”。
在黄选看来,有的志愿者之所以得到“差评”,存在着主观上的原因,他们往往将志愿服务视为“镀金”之举,形式大于内容,甚至穿着高跟鞋进农村,以挥舞红旗、拍照为主业,“浮光掠影,华而不实,让老百姓所厌恶”。
“还有一种情况是好心没办好事,没有对应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打了折扣。”黄选说,比如,科普知识的宣传是很常见的志愿服务内容,但有的大学生进行宣讲时,过于学究气,老百姓听不懂、用不上,“只能敬而远之,最后送你一句‘书呆子’,耽误大伙儿的时间”。
“但是,瑕不掩瑜,从总体上看,到农村贫困地区从事志愿服务的效果还是很好的。”黄选说,实践证明,要实现从事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和村民的“双赢”,根子在于选择出百姓有需要、学生有感悟的服务项目,“所有的精髓在于一个‘实’字”。
一次能帮助他人的志愿服务,有时也能触及自己心底最温暖的部分。对此,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深有体会。
“我想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王奶奶最初的无助眼神,以及我们帮她解决问题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感谢之情。我更不会忘记自己在做完农活儿后的当晚,我看着满天的星星睡不着,突然明白了,原来无私地为素昧平生的人做事,会这么让自己觉得快乐。”山东师范大学学生蔡宁说,“每一个见证过成长过的地方都叫故乡,从此,这里就会是我的又一个故乡!”
她说:“相信自己以后在从事志愿服务时,会改变那种‘救世主’心态,不是我给予别人什么,而是寻求双赢,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别人获得服务,自己收获成长。”
本报记者 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