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5年08月2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提升大学的景观品质和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可以提升大众对大学的忠诚感和归属感——

游客满意度可作评价大学核心实力和综合实力的指标

本报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20日   12 版)

    “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办学精神、文化遗产等要得到更多的扩散和传承,需要有更多的人来旅游参观。游客的‘口碑’效应往往比学者的研究效果好很多。”8月12日,在云南师范大学召开的2015年“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上,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冯用军带来了他今年5月完成的一份调查。调查显示,游客对西南联大遗址景区的整体满意度为58.59%,对景区的游览价值总平均评分为76.2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遗址位于云南师范大学内,遗址内建有西南联大博物馆。现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原教室、国立昆明师范学院纪念标柱、“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梅园”、“民主草坪”、李公朴先生衣冠冢、闻一多先生衣冠冢以及镌刻有闻一多撰写的《一二·一运动始末记》的石雕火炬纪念柱等。西南联大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有关西南联大及“一二·一”运动历史资料最多、最集中的展馆,全年对外免费开放,年参观量约15万人次。2014年参观人数达16万人次。

    目前,云南师范大学将在西南联大旧址上原样重建西南联大图书馆及两幢西南联大教室,内部将陈列西南联大历史展览,将比现有西南联大纪念馆展厅扩大两倍多。

    抗战时期,中国大学大规模内迁,坚持办学,将教育文化的星星之火带到贫穷落后的中国西部并成燎原之势,创造了“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由此也使得“抗战时期中国大学内迁办学遗址群”成为我国教育史、学术史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是各大学极为看重的光辉校史。

    “抗战内迁大学的精神、文化根本要靠大众来传承、弘扬,调查游客对此类景点的满意度,将对西南联大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起到借鉴作用。”为此,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冯用军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西南联大遗址和位于陕西省的西北联大遗址,进行了为期1年的问卷调查和访谈。

    调查显示,虽然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香港大学等热门高校旅游景区相比,联大景区并不是最受海内外游客期望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西北联大遗址缺乏区位地域优势,但凡是来此游览过的游客,对联大遗址景区游览价值评价和满意度都较高,对联大遗址景区的重游意愿和推荐意愿也较高。

    但是在调查中,冯用军等研究者也发现,相比于西南联大遗址,西北联大遗址“几近低调无华、默默少闻”。前往西南联大遗址的游客比前往西北联大遗址的游客多4倍。

    国立西北联大遗址主要集中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90平方公里范围内,包括西北联大汉中办学纪念馆、古路坝西北联大遗址、考院小学西北联大纪念碑、城固二中西北联大师范大学遗址、“七星寺”西北联大工学院一年级遗址等,以及西北联大研究发掘的张骞墓及其纪念馆、汉中市古汉台等。

    由于多种原因,多年来,西北联大及其遗址几乎被人们所遗忘,部分遗址遗存已是“断壁残垣”,如承载着西北联大精髓的“城固县古路小学”一直未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修缮。直至近年来,西北联大遗址才受到8所直系高校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开始进行抢救性保护,将散落于城固各处的遗址遗存逐步标示、修缮和对外展示。但是调查显示,游客认为作为一个遗址景区,西北联大的交通价格、景区服务等还较为欠缺。

    “联大虽然最终解散,但它们与所在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至今仍是中国人心目中无法忘记和抹去的‘文化符号’。”冯用军说,联大遗址是所在城市的“文化地标”,所剩不多的遗址遗迹遗存是联大仅存的“文化记忆”,抢救保护、研究利用是当务之急。

    冯用军表示,国外的研究发现,每百位满意游客会带来25名新游客。获得一位新游客的开销是维护一名老游客花费的5倍。因此,“游客满意度高低可以作为评价现代大学核心实力和综合实力的一个指标,其宣传效果远高于校园开放日”。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中国历史名校作为所在城市的教育名片和文化地标,越来越受到众多游客的青睐,许多家长带孩子出游,参观当地著名大学是他们的必选项目。作为“名校游”的热爱者,他们认为“名校游”不仅能体验学府文化,享受校园美景,更是“对孩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提升大学的景观品质和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可以提升大众对大学的忠诚感和归属感。加强对中国历史名校游客满意度的研究,也是拓展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冯用军说。

本报记者 张文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08月20日 12 版

八百公里 不朽的远行
梅里往事
游客满意度可作评价大学核心实力和综合实力的指标
战斗着的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