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09月11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打造中国创新梦工厂

——清华产业创新发展模式(上)

本报记者 潘圆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9月11日   07 版)

    每天,无数年轻创业者穿梭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隐藏在街道两旁灰旧楼层里的大大小小孵化器,正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

    这条长两百米、宽十几米的街道可能是中国创业孵化器最密集的地方——3W咖啡、车库咖啡、Binggo咖啡等30多家创业孵化器置身其间。鲜为人知的是,这30多家孵化器里,有6家与清华产业有关。

    作为1425亿清华资产的掌门人,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最引以为傲的不只在于企业资产的增长,更在于清华产业对创新服务业的探索与推动。

    “启迪之星、厚德创新谷、x-lab、Binggo咖啡都是我们办的,我们还是3W咖啡的投资人之一,我本人还是亚杰商会的副会长。”徐井宏认为,中关村真正聚集的不是创业企业,而是面向创业创新的新型孵化器,是面向创新的服务机构。

    在徐井宏看来,正因为这些孵化器的存在,中关村才有了创业的氛围与人群的聚集。中国的创新服务业正在崛起。

    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大学科技园是怎么来的

    “中国最缺的就是创新服务业。”徐井宏说,硅谷的创业者之所以幸运,是因为只要有一个好的点子,就有一群人在后面提供一系列服务,而中国的创业者往往只能单打独斗,太难了。

    徐井宏是最早做孵化器的人之一,他亲眼见证了以孵化器为代表的中国创新服务业的兴起,这也是这个创业时代与过去最大的不同。从全世界范围看,推动创新都是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单凭企业自发努力是做不到的,需要国家战略的推动,需要各种政策的支持。

    政府该怎么发挥作用?在徐井宏看来,政府不是亲自上场“踢球”,而是引导市场来发挥作用,通过创新服务业来推动创新,显然这轮创新把准了脉搏。

    1994年,清华科技园成立,由此开始了徐井宏在创新服务上的探索。他回忆,早期政府对清华科技园没有太多支持,因为当时大家对创新服务还缺乏认识。那时候,不管是提供厂房、资金还是其他支持,都在摸索中前行,出发点就是创业者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一直致力于打造全方位创新创业平台的启迪控股,是清华科技园开发、建设、运营与管理单位,前身为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据启迪控股副总裁张金生回忆,清华科技园是中国第一批科技园区之一,当时学习了世界各国创办科技园区的做法,同时结合大学的特点,在定位上有一定的前瞻性。后来,清华科技园首创了“孵化+投资”模式,使推动创新从公益行为变成业态。

    1999年,清华科技园被纳入中关村科技园区总体规划,予以重点发展。“当时在科技园里建起几层楼的清华创业园,其实就是孵化器。”徐井宏说。

    如今,在清华大学南门的棚户区和冰棍厂旧址上起步的清华科技园,已经成为世界上单体最大的大学科技园,总面积77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超过600家,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总部、中国科技企业总部和创新创业企业的聚集地。

    孵化器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入口

    清华科技园成立至今的21年中,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了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年代。

    徐井宏笑称,2006年亚杰商会推出“摇篮计划”时,中国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创业导师这个词儿。作为“摇篮计划”中最早的一批导师,徐井宏9年带了11个学生,是带学生最多的导师。现在这些人个个独当一面,都发展得很好,被称为“徐家班”。

    9年间,创业导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上已经随处可见,人们对孵化器的理解也早已跨过当年“是不是与养殖业有关”或是等同于提供厂房的懵懂阶段,孵化器也有了传统与新型之分。

    徐井宏说,传统孵化器是纯公益性的,获利只能通过投资回报。比如,对创新项目注入资本、占有股权,直到企业上市或盈利才能获得收益。而现在,孵化器已衍生出了一些新的东西。比如,3W咖啡除了做孵化器外,本身还做了个“拉勾网”,给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这种模式中,孵化器的定义不仅是孵化创新,而且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一个入口。

    清华控股也开始思索创新对社会的意义。这些年,社会对大学的评价体系已发生了变化,除了教学科研,还增加了对社会贡献的考核指标,对创新的带动正在成为一个“硬杠杠”。英国《泰晤士报》对大学的评估,就增加了产业的贡献一条。

    “清华大学原校长陈吉宁有次在会上听到比尔·盖茨说,大学应该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上作出重大贡献。有两个学校做得好,一个是斯坦福大学,一个是清华大学。”徐井宏说,“从那时开始,陈校长高度重视清华科技园的发展。”

    8字真经与行业标准

    2014年,中关村创业大街正式挂牌,清华控股旗下的清控科创成为这条街区的管理方之一。由此,清华产业也在创新上承担了更多的职责。

    为了系统性推动创新,徐井宏把清华产业孵化创新的模式概括成8个字的方法论:政产学研金介贸媒。“只有这8个要素充分融合,才能推动创业创新服务系统”。

    他说,“政”为什么放在前边,因为全世界推动创新主要靠政府。他们曾去美国的硅谷、128号公路、英国剑桥科技园等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调研,无一例外地,这些国家的政府都对创新给予巨大支持。在创新体系建设中,政府如何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事实上,清华产业一直在总结自己的创新孵化模式,并且试图形成一种样本。2012年,徐井宏出任清华控股董事长后不久即制定了要做“中国高校产业的引领者和全球典范”的战略目标。在他看来,高校本身在推动创新上有重要使命,同时也有自己的优势,这也是清华产业应该为社会作的贡献。

    如今,启迪控股已经开始推动科技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张金生说,清华科技园作为在创新创业领域深耕的机构,对于推动中国创新创业服务业的发展,包括对科技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应该发挥引领作用。

    作为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示范单位,启迪控股已经制定了公司的标准,在运行中希望获得行业共识,进而在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及标准建立方面发挥作用。“《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已经发布,下一步应该是标准的制定,一步步把科技服务业推上快车道”。

    现在清华产业各式各样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已经覆盖了近百个城市。从园区到街区、社区,正在建设打造园区街区社区综合协调发展的创业系统。

    创新反哺清华产业

    孵化创新、推动创新,最终受益的不只是社会,还有清华产业本身。徐井宏常讲“家国情怀”,做企业不能光想着自己,必须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然而他同样认为,只对社会有利、对企业没利的事儿,难以长久。

    而多年来在创新创业服务业上的投入与积淀非但不是清华产业的负担,反而已成为其发展的底蕴。因为创新已经成为清华产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说这话时,徐井宏有些皱眉:“我们很早提出这个词,现在用的人太多了。但是没办法还得用,因为它是最准确的。”

    “生态系统的定义是能自生长、自繁衍、自连接,不断进化并且持续发展的企业系统。在清华产业的战略中,它们的生态系统衍生为6大群组”。

    第一,综合性多元化科技实业孵化器。在一个系统里衍生出新技术、新实业。这个群组里典型的代表企业是同方股份。

    第二,科技产业群组。在集成电路、能源环保、生命健康等领域做大做强,打造有引领作用的企业集团。“2013年和2014年紫光集团并购了展讯通信和锐迪科,这两家企业分别是排名世界第3、第4的手机芯片设计企业。通过并购,紫光集团已经成为中国最大、世界第3的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徐井宏说。

    第三,创新服务群组。把对区域创新和创业的支持推向一个更高、更广的空间。现在做科技园区的,不只启迪股份一家,紫光集团也在做自己的产业园区,清控科创也在做科技园区。“清华产业在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孵化器创新等方面,希望有更大发展”。

    第四,科技金融群组。2013年清华产业建立了母基金——紫荆资本母基金,1年投资了42家基金,管理基金规模超过200亿元,通过母基金的放大作用,发挥更好的投资效应。

    还有文化创意产业群组,以及在线教育群组。这些群组间相互配合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系统。

    经过3年发展,清华产业的总资产已由580亿元发展到2014年的1425亿元。

    清华控股副总裁李中祥说,清华的事业能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个生态系统。产业可以过时,可以从朝阳变为夕阳,而创新永远不会过时,会通过自身的孵化创新机制供给清华产业发展最新鲜的血液,如同心脏一样不停跳动。

铭记对日战争胜利及其遗产
闭眼不看过去的人对现在也是盲目的
法国国务秘书来华推销旅游和牛肉
打造中国创新梦工厂
2015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