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人们对旅游商品企业的评价是小、散、弱。但在仔细分析旅游购物额的组成后,却发现很多商品不是小企业生产的,尤其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游客在这里主要购买的是大品牌的商品,甚至是国外的品牌商品。
那么,人们一提到旅游商品企业为什么会有小、散、弱这种感觉呢?实际上人们在旅游购物时一边买的是大品牌商品,一边讨论的却是纪念品、工艺品和一些农副产品。这些则多是小、散、弱的企业生产的。人们自然也就形成了旅游商品企业小散弱的认识。没有人去注意分析,为什么北京一地就占了国内旅游购物收入的1/5强。也没有人去分析国外的旅游商品企业的构成。其实,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买的主要旅游商品都是大企业生产的。而境外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企业也同样是小、散、弱。
所以我们到底要抓什么,我们没有义务去把全世界的小散弱产业在中国变成大企业?小散弱有小散弱的优势。它反而有利于品种的多样,社会的参与。但大企业要做大企业的事情,大中型企业应成为旅游商品的龙头企业。当然,成为旅游商品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几个条件:
第一,要有足够的规模。龙头企业不能只是一个销售额只有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企业。不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个产品稍微一哆嗦就垮了的企业。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都要有足够的规模。不仅在其所在的行业中是举足轻重的企业,且在旅游商品产业中也应是规模足够大的企业。
第二,要有针对游客的旅游商品。能够通过质量、价格、品牌、品种、销售渠道、促销方式等吸引游客大量购买。
第三,要有针对游客的营销。针对游客的营销绝不是在景区开几个店,游客大量购买旅游商品的主要位置不在景区,而在特色商店、特色商业街和特色购物区等。在这些游客易达易购物的地方,要有足够多针对游客的销售渠道,且要有足够大的销售额。
另外,旅游商品的龙头企业要与工业旅游相结合。通过工业旅游,才能时时刻刻了解游客的需求。才能及时调整旅游商品的品种、功能、价格等,才能不断扩大旅游商品购物额,才能够给其他旅游商品做出示范。
现在,很多大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旅游购物庞大的市场需求,还没有针对游客的销售。而有些大企业又跑偏了。他们一听说做旅游商品,就把自己的产品扔在一边,只是用自己的品牌去设计、生产些帽子、文化衫、钥匙链、杯子垫,而不去研究自己的主打产品如何卖给游客。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大企业把旅游商品当成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把旅游购物市场当成一个小市场。而中国的旅游购物市场小吗?2014年1亿人次出境的旅游购物额约5000亿。人均境外购物约5000元。而国内旅游达36亿人次,旅游购物额约7000亿元,人均不到200元。如果人均旅游购物达到1000元,中国的境内旅游购物额就应该是大约4万亿。如果按照2020年旅游人数达到60多亿人次算,人均1000元,就是6万亿规模,这个市场不够大吗?
这还只是旅游直接产生的购物额。根据旅游购物的长尾效应,游客买了东西以后,还可能在网上或周围商店继续买,一旦喜欢就会源源不断地买。回想一下,无数中国游客在美国、日本等旅游购物后,又继续通过网上和各种渠道大量购买。这就是在外国为什么那么重视旅游购物旅游商品的重要原因!国外的做法值得学习。
面对数万亿,甚至更大的市场,需要大量大中型企业醒过来,去了解旅游商品,能够针对游客的需求去开发、销售旅游商品,从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很多大中型企业并不缺资金,甚至不缺人,缺的是旅游商品的理念,而形成这种理念也不是什么难事,关键是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引导。小企业固然要支持,但面临如此大的市场,需要有旅游商品龙头企业;而旅游商品龙头企业的建设,要从大中型企业抓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实施旅游消费促进计划,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丰富提升特色旅游商品,并具体提出了要培育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的要求。现在到了大中型企业积极参与旅游商品产业的最佳时机。人们期待着中国早日诞生世界级的旅游商品品牌和龙头企业。
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