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解放军在解放军理工大学组织了第一届军校学员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来自陆、海、空和第二炮兵的15所军事院校190名军校学员参与了比赛,90件作品参加了军用机械创新设计的大比拼。这些作品包括一批价值颇为昂贵的实物类、小型化机械装备。通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突击勇士”“排爆机器人”“复杂地面六轮全着地越野平台”等一批未来军事运用前景广阔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受到与会评委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举办军校学员创新设计大赛,目的在于培养学员机电工程思维、创新精神、协作意识,拓展学员超前的科学视野和敏锐的创新思维,提升学员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把军事科技创新在全军院校中全面推广。也就是说,随着军事科技的突飞猛进,今后每一名从综合大学、工程类军事院校走出去的毕业学员,都应当是一名“小科学家”,他们不仅要会使用维护手中的装备,还要会改造设计手中的装备,全面提升未来军事装备的技战术性能。
诸多军校学员科技创新的实践也一再证明,经过几年的军校培养,学员们不仅可以成为军事训练领域的尖兵,同样还可以是技术创新领域的“佼佼者”,“指技融合”“文武兼备”,这对于培养新型高素质军事人才来说并不矛盾。
然而,在过去10多年里,伴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改革大潮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国军校先后经历了多次调整变革,对于如何培养军事人才,不同时期、不同院校见解举措各异,有的主张军事优先,有的则更加重视文化学习,也有的力求两者均衡推进。这当中,对于军校学员来说,到底该侧重于军事训练,当一名合格的指挥军官,还是侧重文化课程学习,当一名优秀的部队工程师、军事科学家,就是较大的分歧点之一。
有的人认为,生长干部学员学历教育,培养的是未来基层任职军官,因此军事指挥能力培养对他们来说是第一位的,担任连、排长不需要学太深的文化课程和专业知识,略懂一二也就够用了。特别是有不少学员,由于军事素质、组织管理能力不强,毕业后分配到作战部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现象,这更加坚定了“院校应当主抓军事训练、培养军官”之说。
也有的人持反对意见:“读完4年大学,到了部队连个工程装备都不敢碰,基本的专业素养还不如一名士官,如何带领部队打赢信息化战争?”随着军事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大量新式装备列装一线部队,这些性能先进、结构复杂、不易驾驭的“新家伙”靠谁来掌控?毋庸置疑,任务大多落在了科班出身的年轻军官身上。
然而,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推进和认识的深化,这样的分歧渐渐被弥合。其实,军事训练和文化专业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培养科学家和培养军官并不矛盾。简单地说,就是要做到“指技融合”,以实战化需要来牵引,让未来军事人才既能带兵打仗,又能熟练驾驭手中装备,掌握人装合一、克敌制胜之道。按照“指技融合”的标准,军事和文化哪一样都弱不得,二者都是决战决胜的“利剑”。
本次军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就是以未来实战需求为背景,为学员把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本领、能力、创意融会贯通提供一个平台。大赛紧紧围绕军事侦察、水下探测、反恐排爆、消烟除毒、战地救援等复杂环境下的多样化军事任务,提出创新理念、寻找创新办法、研发创新产品,重在培育学员创新思维、激发学员创新动力、增强学员创新能力,同时也为解放军未来武器装备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创意、新模式和新的研究方向,可以说是军校学员开展创新活动的“大餐”。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众多的军事类比武是在为培养未来军官作铺垫,那么创新设计等智能类竞赛就是在为培养明天的科学家打基础,二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事实上,从军事名校办学历程和人才成长规律来看,培养科学家和培养军官是可以兼得的。200多年来,美国陆军军官学校,也就是著名的“西点军校”,培养了3位总统,5位五星上将,3700多名将军和无数的精英人才。在我军办学史上,1953年创办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也就是陈赓大将为首任院长、享誉军内外的“哈军工”,办学短短10多年,走出了40多名两院院士和200多名将军。由此可见,拥有一大批全国全军知名专家的军事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素质等方面,都具备了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基本要素。
纵观我军院校的办学发展史,培养带兵打仗型军官各个院校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对于如何培养好军队的未来科学家,使我们的军事人才真正做到文韬武略,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更加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从这一点来看,全军首届军校学员军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成功举办,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军事院校既要鼓励学员创新,更要为学员创新活动搭台铺路,要坚持以创新驱动改革,为学员开展“小设想”“小发明”“小革新”提供便利,积极创造有力有效的支撑保障平台,让学员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能够变成行动,付诸实践,形成产品,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军事装备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沃土”。
黎云 卢遵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