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增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也许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从小他就比同龄人要懂事很多。从小他就主动帮家里干农活、做家务。
进入福州大学后,由于家中有年迈的爷爷需要赡养,父亲年龄增大,母亲因胆结石做过两次手术,身体虚弱不能干活,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获得学校助学金资助,同时他每学期都会申请勤工助学,希望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父母眼里期许的目光,是他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勤奋学习,宁愿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把事情做的最好。因为繁重的学习和工作,他经常熬夜学习,常常因为在教学楼自习太晚,被保安大叔赶回宿舍睡觉。
甚至有一次为了不打扰宿舍同学休息,他在教学楼熄灯后,便背着书包去实验室自习,直到次日凌晨四点,才偷偷回到宿舍。但还是被舍友发现了,第二天舍友打趣道:“你可是看过福大凌晨四点样子的学霸呀!”他的行动感染了身边的同学,为班级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气氛。
李友增每天不仅学习课内知识,还积极做好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他记得大一第一次参加学院科技节,当时做的是简易计算器,因为课程没有学习,所以只能自学。每天上课他带着电路图和接近10页的程序材料,只要下课就把材料拿出来看。周六、周日他就约队友一起讨论,遇到不懂的,就一个个查找资料。最后元器件焊好以后,发现电路没有工作,检查发现晶振忘记加上,晶振加上后又发现LED乱码,当时差点崩溃。那天他和队友奋战到凌晨4点多,最后终于完成任务。
通过此次活动,他发现自己对科技竞赛活动充满兴趣,科技创新竞赛活动的大门从此为他开启。
这几年来,他荣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5项,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在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是汗水和付出。最难忘的是参加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为了准备竞赛,他大二暑假每天早上6点多起床,凌晨两点多睡觉,白天在实验室写程序、焊电路,做各种硬件练习,晚上在宿舍补充模电、数电、高频等理论知识,努力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最后他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福建赛区(奥芯杯)本科组一等奖的好成绩。
他是同学们眼中“没有架子的学神”、考试的“免死金牌”,同学们经常戏称“期末找增哥,永远不挂科!”作为一名党员,他是入党积极分子的“保姆”,定期和班级入党积极分子沟通,了解积极分子学习、生活状况。作为一名学长,他是学弟学妹眼中的引路人,凡是在学习、科技创新等方面有不了解的地方,他都乐于解答。作为一名义工,他是“福州大学电气学院党员环大学城义务维修”的主要负责人。
大三暑假,各个高校开展研究生暑期夏令营活动。他没有回家,精心准备材料,最后被华中科技大学夏令营录取。由于在专业笔试和教授面试中表现不错,他顺利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从一个懵懂的小孩,成为一个懂得如何承担责任的青年,这过程中经历了许多,他也学会了很多,懂得了许多。他明白还有更多的地方需要去学习、去承担。过去只是未来的跳板,在人生的将来,他将会继续努力去学习和承担,因为他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