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3日至4月20日举行的广东省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举办的国家安全教育展上,记者发现,随着网络情报窃密活动日益复杂,互联网已成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实施策反窃密的主要渠道,其中不乏90后被收买的案例。
2012年,广东某校专科生徐某考入该省一重点大学,因父母都在农村,家境不太宽裕,于是他在QQ群里发了求助帖“寻求学费资助2000元”。不久,一网名为“Miss Q”的人回帖,询问其姓名、手机号、就读院校和专业,然后表示愿意提供帮助。徐某喜出望外,把银行卡号告诉对方,第二天,徐某就收到2000元汇款。徐某当时知道的是,“Miss Q”是“一家境外投资咨询公司的研究员”,需要为客户“搜集解放军部队装备采购方面的期刊资料”,希望徐某协助搜集,作为资助学费的回报。徐某痛快地答应了,但没能在学校的图书馆找到相关资料,而“Miss Q”也未强求。
同年5月,徐某主动联系“Miss Q”,对方向他提供了一份“田野调研员”的兼职,月薪2000元。徐某所在的广东某大城市有一个军港码头和一家历史悠久的造船厂,他的“调研”工作就是到军港拍摄军事设施和军舰,到船厂观察、记录在造在修船舰的情况,并将有船舰方位标识的电子地图做成文档,提供给“Miss Q”。双方约定的传送方法是:通过手机短信约好时间,由徐某把加密文档上传至网络硬盘,“Miss Q”立即从境外登录下载。2013年5月,徐某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
在求职多次遭拒、心灰意冷之际,广西南宁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小何收到了一名在“附近的人”的微信好友申请。小何加对方为好友后,对方自称是一家网站的军事女编辑。
军事爱好者小何很感兴趣,他告诉女编辑,他就是部队家属,知道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对方开始每天都和小何微信联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上次提供的拍摄图片,被网站采用了!”女编辑有一天发来信息,还顺势套取了小何父亲出发去执行航行任务的信息。小何在毫无防范意识的状态下告知了父亲的去向和一些军事信息。女编辑立即感兴趣地说自己最近正在做军舰方面的专题,想让小何帮她收集素材。小何随即给女编辑提供了一名退伍朋友的联系方式。
很快,这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小何他泄密了。当他向这名女编辑提出质疑的时候,女编辑马上“拉黑”了他。当小何再打开微信,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了。小何最后在朋友和父亲的陪同下,到国家安全部门说明了情况。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大幅降低了间谍策反的时间、金钱等成本,日益成为境外情报机关获取我国机密的重要渠道。”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教研部教授于巧华表示。
“大家都觉得间谍都是出现在谍战片中,没有把它想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问题,在立法阶段也给全社会提个醒,不要稀里糊涂地被坏人利用,因为他们在互联网上撒网式的拉拢本质是一个间谍活动。”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坦言,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这方面的教育,以至于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被收买了,也不知道自己从事的是间谍活动,或者是危害国家的行为。
于巧华表示,个别大学生安全意识不强、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有的还需要寻找一些经济来源以支持学业。境外间谍便用做兼职、发调查问卷之类的名目去吸引学生,以高额的酬金诱惑;刚开始提的要求一般都比较简单,比如先让学生去图书馆查查资料,或者搞调研,并无论任务完成情况如何都照样支付丰厚的酬金,慢慢让其产生依赖,然后再安排搜集、窃取情报的任务。实际上,这时候学生已经有把柄握在间谍手里,如果想退出,对方就会采取威胁讹诈等手段逼迫学生继续为他们效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认为,我国青年普遍缺少国家安全意识,长期没有这方面的教育说明我国的教育没有跟上,应加强国家安全方面的教育。“如今,青年学生对于国家安全都很模糊,难以分辨,所以要把国家安全纳入国民教育,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倪峰表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应该学习国家安全法,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高甄别不同信息的能力。在全球化的时代,每个人接触世界的机会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加强对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教育,应从小学就开始抓起,充分调动学校和家庭的作用,定期开展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
“要把国家安全好像是国家安全机关的事,转换成每个人都有相应的义务,都投身到国家安全工作中去。”莫纪宏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