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县里,就感受到了团县委的艰苦工作条件。”此前从没在基层工作过的徐斐这样感叹。
徐斐是团湖北省委办公室主任,在“常态化下沉基层”中到嘉鱼县下沉的第一天,她看到,“团县委只有4名工作人员,还有两名‘三支一扶’的人员被借调到了别处,办公电脑、打印机都不是很好用。”
在之后的深入了解中,徐斐深深感受到,团县委需要得到的帮助太多了,而能在短时间内给予他们的又太少了。
为了摸清情况,徐斐常常去农村调研走访。一次去贫困家庭走访的经历,让她至今深受触动。
有个小姑娘叫高瑶,不但长得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很棒。父亲病故,母亲改嫁后,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80多岁了还得天天去地里干活,生活十分艰苦。
“听到我们过去了,老人专门从地里赶回来,看到我们给孩子带去的学习用品和资助金,孩子的奶奶当时抓着我的手就哭了。孩子的爷爷也是在一边直抹眼泪。” 徐斐说。
那一刻她真的觉得自己的力量太小了。组织捐助衣物玩具,发放资助金,对于这些仅靠老人微薄之力支撑的家庭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走访中,徐斐发现,在嘉鱼县,像高瑶这样需要帮助的贫困小学生不在少数。母亲死亡、父亲残疾的王恒豪,母亲是莫名怀孕产子后失踪的精神病人、父亲不知是谁的秦梦雨,父亲车祸身亡、母亲离家、下有双胞胎妹妹和弟弟的雷熊思纤……短短几天,就有不少这样的孩子走进了徐斐的视野。
而她能做的就是尽力为这些孩子争取资源,将情况及时向团省委领导汇报,争取扶持资金和公益资助项目名额,组织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募捐,争取到“挑战8小时·公益徒步”资助困难小学生的名额……徐斐几乎调动了身边所有能调动的力量。
她还申请到“田园小康·精准扶贫”项目对当地5名贫困创业青年进行小额资金扶持,加上团省委给干部下沉点的5万元经费支持以及她从当地县直部门争取到的2万元,一共争取到近9万元的各项补助资金和200件给困难青少年的棉服。
走访调研的经历让徐斐明白,做青年工作,决不能舒舒服服地在办公室“想青年”、通过车窗玻璃“看青年”,也不能在基层上报的材料中“找青年”。牌洲湾镇、潘家湾镇、新街镇、鱼岳镇、渡普镇,每一个镇都留下了她的脚印;新纪元希望小学、蓝天抗洪英雄中学、希望家园、“农村淘宝”代购点、畈湖工业园,每一处的青少年都是她交流访谈的对象。
而很多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走访交流中发现的。
在一次青年创业情况专项调研中,与“农村淘宝”合伙人交谈时,有个小伙子就发起牢骚:“你们天天把我们叫过来,到底能帮我们解决什么困难?”
“小伙子说话挺直接,但也正是这样,才更容易了解到青年的心声。”徐斐抓住这些和“农村淘宝”合伙人交谈的机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整合青年的意见建议,一起向县商务局和“农村淘宝”阿里巴巴公司总部反馈,为青年搭建沟通合作的桥梁。
徐斐还积极推动嘉鱼县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实现资源共享,经过实地调研、综合比较后,与县教育局在青少年活动中心、与县商务局在青年创业孵化器、与县科技局在鱼岳镇樱花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共建3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并争取到活动经费7万元。
针对县级少先队领导机构薄弱的问题,徐斐多次向相关领导汇报成立县级少工委的工作计划。2015年12月初,团县委与县教育局合作召开了嘉鱼县少工委成立大会。
针对青年学生中存在的厌学情绪,徐斐利用团省委资源邀请“向上向善好青年”代表、中南民族大学博士生李军,与嘉鱼县南嘉中学的高一学生一起参加“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分享会暨“青春领航”主题团日活动,讲述李军打工路上的艰难求学经历,分享从农民工到博士的成长历程。
“当时的场景,让我深感这场分享会的效果入脑入心,相信学生们会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开始追逐这样的‘自强之星’。”徐斐说。
徐斐还在这些青年群体中适时地推介着共青团,“邀请他们在遇到困惑时到‘青年之声’平台上去倾诉提问;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拨打1235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因家庭经济原因学业生活难以为继时向青基会寻求帮助;也邀请他们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传递爱心奉献力量。”
实习生 杜沂蒙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陈凤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