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旅行了很长时间,最后来到了北京。来这里的原因之一,就是这里集合了全国最好的高等学府,见识它们的模样,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梦想。
一个月后,我走进了北大。未名湖湖面结着薄冰,阳光普照,白云在飘,偶尔有飞鸟从眼前悠然飞过。站在湖岸毕竟清冷,没多久我便顺着湖边小路,漫无目的地前行至一幢楼前,轻轻推开一扇虚掩着的门。一张桌子前坐着一个胖胖的外国年轻人。我用蹩脚的英语和他打招呼,他热情地回应了我。他是来自美国的留学生,在北大学汉语。我们中英夹杂地交流了很多,有时候还要借助手机翻译。我们聊中国文字,也聊中美历史和一些历史人物。我们交换了联系方式,在我,是预备着有下一次欢谈的。
自那之后,我又去了几次北大,但每次与他联系时,他都以各种理由礼貌地回避。渐渐感觉到他拒绝的意味,我便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但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北大一间咖啡厅遇到了他。更意外的是,他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仍然十分热情地回应了我。闲谈中,我提到他刻意回避见我的事,他显得并不在意,后来慢慢聊到他的留学生活,我才弄清楚背后的真相。
记得陈丹青曾说过,他第一次去美国时,看到美国人都“长着一副从没有受过欺负的脸”。有着这种脸面的人,大概也没有欺负人的历史。这位留学生是一个胖子,在他自己的国度,他从没体会到别人的歧视;但在中国,他却感受过许多人对他、对一个胖子的歧视和侮辱。所以,即使是对同校校友,他也时常抱着悲观的态度,更何况对我这个来历不明的陌生人。
我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哀,不是为他,也不是为我自己。很多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歧视甚至侮辱别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也许是从另一侧面理解陈丹青所说的那句话:我们大抵都长着一张受过欺负的脸,进而也会欺负别人。
知道这一切之后,我们又有过几次深入的长谈,并成了朋友。在我即将离开北京时,他按他们家族的传统在一家西餐厅里向我告别和祝福。走出饭店之时,抬头已是漫天红莲般的晚霞。我把这一幕记在心里——在我看来,这是我们之间从未名湖畔绽放出的友谊之花。
(作者简介:米高,作家,本名梁远超,目前作品总字数超过50万,题材涵盖长短篇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
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投稿邮箱chinausa@ao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