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6月15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武汉理工大学:“攀登行动”积淀创新文化

通讯员 魏明华 尹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15日   07 版)

    “不参与,你就OUT啦!青春理工,创新有你!”

    在今年年初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五届“创新杯”科技文化节颁奖典礼上,学生科技创新文化产品让人耳目一新:《“创新杯”是怎样炼成的》做成了原创FLASH动画,《挑战之路》变身微电影……活泼新颖的形式传递青春学子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令师生至今津津乐道。

    最新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武汉理工大学连续第三年捧得大赛“优胜杯”;“挑战杯”湖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该校连续6年蝉联比赛最高荣誉“挑战杯”。

    “挑战杯”竞赛成绩不断突破,与该校多年来积极构筑的自主创新“攀登行动”科技文化体系密不可分。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发明的“喷水推进船舶机动操纵矢量控制系统”在本届“挑战杯”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该套矢量控制系统已经在江阴北海船厂进行了实船试验,实现了喷水推进船舶在低速机动操纵工况下的矢量控制功能,驾驶员只需简单操纵一个手柄,就可以使船体做平移、原地回转等复杂机动操纵运动,成为国内首个自主开发的矢量控制系统产品,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团队队长江佳炳,大一时参加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赵云龙的科技创新沙龙活动。他被赵云龙科技创新的经历和成果深深地震撼,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科普教育的广泛开展,是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唤醒的关键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团委负责人曾在科技创新活动布置会上这样说。

    武汉理工大学充分利用行业、校友等校内外资源,大力开展“博学科普讲坛”活动。每年开展系列科普教育活动100余场,包括深受学生欢迎的院士报告、理工大讲堂、特色学科讲座和优秀学子沙龙等科普活动。活动几乎场场爆满,每年参与总数达两万余人。

    在一次报告会上,江佳炳对老师讲述的喷水推进技术十分感兴趣,但喷水推进船舶实现复杂运动需要同时操纵舵轮、主机、手柄等多套驾控设备,还要依靠驾驶员的经验。

    听着听着,江佳炳忽然灵光乍现:将多套驾控设备的操纵集成到一个控制手柄上,降低操作难度,且简化操纵步骤,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他的科技创新“激情”和“潜能”被前所未有地激活了。

    2013年,江佳炳组建了团队,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发现,常规的喷水推进船舶是用舵轮、主机、手柄分别控制喷水推进器转向角、转速、倒车斗收放角,再由驾驶员同时操控设备控制船体运动,操纵繁琐,难度大,并且在风浪流的干扰下无法实现平移、原地旋转等运动。同时,研究过程中喷水推进器金属定制成本高,周期长……研究难题一个接一个,项目进行举步维艰。

    “学校不是有很多创新基地和团队么?为什么不和他们一起讨论呢?说不定会有其他解决办法呢!”江佳炳和他的伙伴兴奋不已,立刻付诸行动。

    武汉理工大学拥有覆盖校内主要学科的28个学生科技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场地、师资、设备、智力支撑。这些基地面向全校师生开放,学生可以跨学科选择。此外,学校还有100多个创新团队和兴趣小组,学生刚进学校就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团队。这些创新基地是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沃土”。

    江佳炳团队项目研究涉及船舶、控制、机械、信息、材料等多个学科,通过科技创新基地和团队这个载体,来自5个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交流合作,相互学习。

    光有目标还不够,研究经费必不可少。2014年,江佳炳团队申报了学校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并获得立项资助。依托创新基地和自主创新基金的支持,团队全力投入项目研究中。他们建立了船体控制变量的数学模型,使船体运动与控制手柄形成对应关系。经过摸索和不断的失败,团队终于完成喷水推进船舶的加工制作,并成功实现船体复杂机动操纵的矢量控制。

    2015年,项目在学校“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湖北省“挑战杯”竞赛中双双荣获特等奖,并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斩获大奖。

    “科技创新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我的大学生活,让我明确了未来的规划。那些日子,是我大学里最苦、最累、最想放弃的日子,但也是我最难忘、最感激的日子。”江佳炳说。

    如果说武汉理工大学“博学科普讲坛”让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开始萌芽,科技创新基地和团队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提供了“沃土”,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以及“创新杯”等系列竞赛则为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茁壮成长提供了宝贵的养分。2009年,武汉理工大学在全国首批设立自主创新研究基金本科生项目。近5年来,学校共投入2000余万元,资助了3137项本科生项目。

    “最开始选择材料物理专业是因为对物理学有点感兴趣,是学校的自主创新‘攀登行动’科技创新体系激发了我对材料科学的兴趣,让我体会到参与科研的乐趣。”材料学院熊方宇说。在日前结束的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熊方宇团队的项目“钒系自缓冲纳米电极材料的设计构筑及储锂机制原位分析”荣获一等奖。

    熊方宇在大一时就进入实验室学习。他通过学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加入了武汉理工大学新型纳米储能器件团队,在自己专属导师麦立强教授的指导下,开始纳米储能材料的研究。从阅读相关文献、培训实验操作、学习研究思维开始,熊方宇慢慢融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大学期间在《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了4篇SCI论文,影响因子高达14.385。

    “在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后,我的科研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已有基础上深入研究,感受到了材料科学的魅力。”熊方宇说。

    熊方宇所在的新型纳米储能器件团队2014年被国家授予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在“国家杰青”麦立强的指导下,专注于新型纳米储能器件领域开展科技创新。

    新型纳米储能器件团队是武汉理工大学在推进“攀登行动”科技文化体系工作中,培养出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代表。

    近几年,武汉理工大学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赵云龙,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郭万里、林常规、张一峰,湖北省“长江学子”段平,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石长玮等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典型,形成了科技创新领域“理工群星”现象。

    “‘挑战杯’竞赛是对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检验,也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武汉理工大学团委负责人表示,学校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视为服务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阵地,培育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使创新融入每个学生的思想,让“创新引领人生追求,挑战成就卓越人生”成为一种高尚、健康、主流的校园时尚。

通讯员 魏明华 尹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雷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15日 07 版

共青团有了青少年法律和心理服务指挥中枢
武汉理工大学:“攀登行动”积淀创新文化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众专家献策出招
山东潍坊:团银合作信用当先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