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兰州石化维达公司派驻新疆神华煤化工的员工孙建民就会准时到达公司乙烯装置现场,仔细查看设备安装与调试状况,为乙烯装置开车做准备。
孙建民进厂时是一名技校生,如今已是维达公司的青年技能专家,前不久,他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近年来,兰州石化公司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炼化企业,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创新培训方式,铺就了一条“大工匠”成长的“星光大道”。孙建民的成长,除了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这个大环境的塑造。
“我走上技能之路,主要是受了师傅的影响。”孙建民说,他刚进厂时,和车间有名的工匠宋万虎结成师徒学钳工,宋万虎从钳工的基本功教起,铲、锯、锉,乃至判断压缩机故障,手把手、一招一式,教得一丝不苟。与此同时,同车间的“全国劳模”董松江严谨的工作作风坚定了孙建民成为“大工匠”信念。
师徒结对“传帮带”是兰州石化公司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新进厂的大学生,还是转岗的员工,到新的岗位后,单位都会挑选一位技能出众、品德优秀者给新员工做师傅,言传身教指导新员工在岗成才。与以往不同的是,以前一名员工只有一个师傅,员工大多是一岗定终身,职业生涯基本上在一个岗位上度过。如今,兰州石化创新“传帮带”思维,挑选各个岗位的技术专家、技能出众者,轮流给新员工当师傅,让青年员工尽可能多地学习不同的生产技术,全面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
青年职工杨子海的成长得益于一次技术比武。他进厂时是中技文化程度,凭借勤学苦练、努力钻研的劲头,在兰州石化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了锅炉运行工种第一名的成绩,被评为“技术状元”,后成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被国家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聘为高级考评员。
在兰州石化公司,除了总公司,分厂、车间也经常性地开展技能竞赛、技术比武活动,为员工展示才华搭建舞台。竞赛成绩优异者,除了物质奖励外,还能获得“技术状元”“技术能手”的称号,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
除了导师带徒,专家工作室是兰州石化针对技术功底深厚、发展潜力大的青年员工开辟的又一成才通道。公司组织技术好、爱钻研、肯实干的青年员工与分厂技术拔尖人才、公司和集团公司的技能专家结成对子,一对一进行高层次的技术传授,先后建立了卢朝鹏、杨子海等20多个专家工作室,吸收技术发展潜力大的员工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解决生产疑难问题中提升水平。
“卢朝鹏催化培训工作室”的20多名专业骨干、技能专家、首席员工、技师组成工作室专家团队,每年招募新成员,定期设立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很快,青年职工王雪峰成长为兰州石化技能专家,青年职工张林平在兰州石化工艺技术员大赛中取得第一名,青年职工马胜平摘得了兰州石化职业技能大赛催化裂化工种冠军。
兰州石化还推出了“五个一”岗位练兵模式,即“一日一题、一周一训、一月一练、一季一考、一年一赛”,推广“星级工”培训,激励员工“精一岗、会两岗、通多岗”;实施了“考培练一体化”运行机制,通过单兵教练、集中培训、考核辅导、现场模拟演练等方式,着力提升技术素质,激励更多青年名匠脱颖而出。
2015年以来,该公司共举办培训班1763期、培训86094人次,开展应急预案演练1万余次。目前,兰州石化公司拥有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级青年技能专家10名,公司级青年技能专家24名,分厂级青年技能骨干人才269名,他们大多是从一线生产中的操作服务岗位上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