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王宇晗就要毕业了,与大部分应届毕业生不同,早在去年4月份,还在读大三的他就注册成立了沈阳极致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年产值已超40余万元。提起创业的缘起,王宇晗娓娓道来:“我在大二的时候就在老师的带领下参与设计了沈阳一家政府机构管理软件的UI界面。在这个项目中,发现自己对品牌设计情有独钟,于是便产生了‘做些事情’的想法。后来组建团队在学校的大学生创业中心SOVO进行了实体孵化。”一步步走下来,王宇晗禁不住感叹,自己是众创时代的幸运儿。这样的幸运背后,不禁让笔者十分好奇:一个随心而起的创业想法如何能在校园得以孕育并发展成实体公司呢?
在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笔者了解到创新创业教育在这里被定位为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与专业教育融合并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素质教育。该校不但构建实施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普适性、专业性、运营性”一体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全流程孵化服务,并通过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促使学生将精神文化内化成自觉的行为习惯,致力让校园成为奇思妙想的乐园和创业者的孵化器,从而让越来越多的“王宇晗”在校园里绽放梦想。
进阶式培养服务体系让创新创业梦想照进现实
王宇晗提到的SOVO是该校具有突破意义的就业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从2002年建立之初起就吸引了社会的关注。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在SOVO基础上建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每个学期,创新创业学院都会组织开展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和评审,面向全校遴选创意新秀。今年上半年,入选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就有189项。SOVO对这些通过校级评审的项目按电子信息/智能硬件、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电子商务/商务服务、数字媒体/影视制作四个创新空间的领域进行分组。这些项目将在SOVO极客创新空间进行创业加速,让创意变成现实;之后,从创新空间中展现出创业精神且商业模式较为成熟的项目将进入SOVO“梦想工场”进入实体孵化阶段,这些项目将得到创业“最后一公里”的保驾护航,并获得SOVO在资本对接、法律服务、品牌宣传等一系列的扶持。可以说,这样一个全流程进阶式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让创意到创业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SOVO完善的孵化机制使学生在校有机会让梦想的种子落地生根。在SOVO的虚拟公司,学生“真刀实枪”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全方位感受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这种以项目为导向的模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团队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创业学院院长邓珊说。
截至目前,SOVO已累计孵化各类创新创业项目2800多项,设立学生虚拟公司200余家,其中72家已注册为实体公司,校友创办企业的总估值达到9亿余元。今年3月,SOVO被授牌为科技部火炬中心的众创空间,至此,该校已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资质认定达15项。学生在各级各类创业大赛屡获大奖,省级以上创业大赛获奖达347人次。
与专业教育融合为创新创业开辟通路
这个学期初,商务管理系师生结合本系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创建了一个创业超市“U创工厂O2O平台”。学生只要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进入U创工场进行线上选购、付款和线下取货。这种“移动互联网+校园超市”的购物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物流专业并肩合作的一次尝试: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负责系统后台的维护和线上的运营,不断改进购买流程,为客户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物流专业的学生负责库存管理与物流;营销专业的学生结合市场环境不断推出更优秀的产品与更具影响力的营销点子。学生们在这个创新创业过程中使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检验和升华,还体会了创业的压力、团队的协同和成就感。
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一直坚持的方向。学校构建了包含创新创业能力的TOPCARES-CDIO能力指标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到各专业的课程、项目、专题、活动等人才培养各环节和全过程。同时,积极引导各专业将行业产业的“新理论、新技术 、新产品、新工具、新应用”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并灵活运用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创新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社会需求、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内外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通过深度的产教融合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素质。
在今年的毕业设计作品展上,笔者看到不少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自己正在进行的创业项目。郭潇是数字艺术系的大四学生,他的毕业设计作品《万象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与制作》正是源于他的创业项目雏形——万象书屋,目前他正在准备将这个独立书店进行实体化运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经营。谈到自己的创业规划,郭潇说:“我打算以万象书屋的VI设计为媒介,实现纸媒与网媒的联接互通。”
“为了让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能够在执行层面得以落地和夯实,学校已经形成了多部门联动的运行机制,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学分奖励、课程加分、课程免听、弹性学制等政策制度的实施,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激励和保障。”邓珊说。
创新创业文化孕育嫁接成长DNA
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同时,学校也逐步建立完善了以创新创业思维、意识、精神、能力为培养为主线的素质教育项目体系;不断加大素质教育项目中创新创业类项目比例,目前已从原有的20%调整为50%。学校还通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文化活动体系,包括彰显优秀大企业家精神的《百佬会》、分享优秀青年创业家智慧的《创业榜样》、传播一切皆有可能文化的《创客空间》、展现学校创业大学生风采的《项目微路演》等,在东软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创新创业已成为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特色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在学校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感染下,大学时我就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但我知道创业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市场收益和行业前景。在企业工作了几年后,现在觉得创业时机成熟了,就着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今年刚刚创办了大连金雨山创意文化有限公司的毕业生金海洋说。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背景下,在“互联网+”加速高等教育变革的浪潮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亟需和迫切。作为一所创业型大学,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具备与生俱来的产业基因和锐意创新超越的创业者精神,而十几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稳扎稳打,激活了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的“创客”基因,让他们能够在大学校园嫁接影响一生的文化DNA,无论未来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都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杨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