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官二代”“富二代”,也许你没听说过“舟二代”。对“舟二代”刘猛来说,“江湖”是他的工地,是他流动的家。
让我们走近全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济南铁路局铁道战备舟桥处项目部经理刘猛,看看他的“江湖”。
舟桥人的荣耀之路
“刘猛是我们‘舟二代’的骄傲!去年一年刘猛完成的产值就占了我们段的三分之一。”济南铁路局铁道战备舟桥处同为“舟二代”的廖原说。
刘猛所在的单位是全国唯一一支铁路舟桥专业战备保障队伍,组建于1964年8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独立舟桥团。1984年1月更名为铁道战备舟桥处,2002年移交济南铁路局管理。
刘猛的父亲是第一代舟桥人,自小生活在军营的刘猛有着浓郁的“舟桥”情结。“1992年7月,我从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主动要求回到舟桥处,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舟二代’,就应当把舟桥技术传承下去!”
刘猛从事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黄河北店子浮桥的职工食堂当采购员,此后又当过票据管理员,对这些“照顾性”的安置,这名70后并不领情。
其间,单位承揽了修建香港新机场的任务,薪酬是当时职工收入的几十倍,大伙儿都争相报名,与此同时单位还签订了西安康秧田湾大桥项目施工合同。他却主动提出要上西安康秧田湾大桥工地,那年他刚满25岁。
在他的一再请求下,当时的老段长安排他去了西安康秧田湾大桥工地,这是离家最远的一个项目,往返一趟得一个星期。
“我知道,老段长用心良苦,他是想让我在山沟里体验一下施工的艰辛,知难而退。”刘猛说,“那时我是想趁年轻,多熟悉舟桥专业技术,等老同志退休了,这门技术能够传承下去。我很幸运,一到项目上就遇到了一批懂技术、肯吃苦的老同志,是他们手把手教我掌握了舟桥技术。”
走“江湖”要与天共舞
“我们干活也得看老天爷脸色。”刘猛和他的工友这样开玩笑说。
这些年,刘猛先后在黄河上下游、京密引水渠、青岛小珠山水库、宁波杭州湾、天津渤海、山东微山湖、内蒙古前窑子水库、湖南湘江和现在的湖北藕池河施工,从事的都是和水打交道的工作。
“水上施工,最关心的就是天气,它直接影响到水情。”刘猛说。舟桥人注定要“与天共舞”,天气的不确定性会增加施工的难度。2015年,刘猛在湖南怀邵衡铁路湘江特大桥项目施工期间就曾遭遇险情。
当时,因湘江通航,往来船只特别多,下游不远处就是一座铁路大桥和一座公路大桥,既要保证大桥安全,又要确保按期完工,难度相当大。刘猛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忙碌,每天吃完晚饭,就把设计图摊在桌上,和大伙儿一起研究,对施工关键环节和所有细节问题都仔细地预想。
即便如此,还是有意想不到的时候。一次突发山洪,把他们刚搭好的一座钻孔栽桩工作浮平台冲下去几十米。
提起这段有惊无险的经历,刘猛说,“自那以后,只要刮风下雨,我就睡不踏实,担心施工现场那些舟桥器材设备的安全……”
好口碑“坐等”甲方找上门
提起刘猛,大伙儿赞不绝口,“别人都是找项目,刘猛却有接不完的项目”。
多年来刘猛一直在坚持系统自学舟桥专业器材拼组、工程造价、桥梁技术等专业知识,日积月累,使得他无论是与甲方谈合同,还是项目日常管理,都得心应手。
自2009年担任项目经理以来,刘猛团队施工的8个项目,有4项是他独自承揽的,尤其是近5年,项目更是一个接着一个,根本忙不过来。
怀邵衡铁路湘江特大桥项目施工接近尾声的时候,与其合作的中铁三局六公司经理主动找到刘猛:“你们活儿干得漂亮,关键时候能冲得上去,我们想把蒙华铁路项目水中施工任务交给你们来干。”当时还有7家单位想干这活儿,工程报价都比刘猛的低,但该公司还是与刘猛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
当时接过这个项目后,刘猛发现原设计偏于保守,不便于现场加工安装,于是组织技术人员反复研究方案、论证数据,并多次去设计院沟通协调,用事实和数据说服设计院优化方案,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和效率。
2015年工程接近收尾的时候,铁路总公司组织了60余家局级单位到现场观摩学习,刘猛团队施工的钢栈桥及钢套箱工程受到总公司领导的表扬。
20多年来,刘猛和他的团队行走“江湖”,他们所从事的都是桥梁水下基础施工,默然耸立的大桥可以作证,这里留下过他们的青春和汗水。
本报济南6月28日电
通讯员 刘毅华 谭冰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