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6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独药师》:

茅奖作者这次写“养生”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29日   05 版)

    1987年,正值而立之年的山东作家张炜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古船》,此书进入了当代文学的经典序列;此后,“世界上篇幅最长的纯文学作品”、450万字的《你在高原》在201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近日,他带着自认为“最重要的小说之一”《独药师》,重新进入读者视野,这一次,他挑战了一个“危险”的话题:养生术。

    不少作家忌惮写养生术话题,因为容易写得庸俗,或者落入天花乱坠的奇想和猎奇。张炜的处理方法是,将养生话题与革命历史、生命历程结合,以养生为引,谈的其实是这些现实主义的命题——穿越危险话题的沼泽,抵达纯文学的彼岸。

    张炜说:“很多粗糙的作品,往往都是作者依赖写作惯性往前滑行的结果,那是最无趣的。一个优秀的作家要挑战新格局、新境界和新故事,这种工作是多么幸福和享受。”

    每个大作家都有自己的资源宝库: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从《古船》开始,胶东故乡的记忆为张炜带来了无数好故事。但如何避免重复?他说,不仅要找到新的故事,最重要的是要找到“新的感动”。

    有趣的是,张炜在写出《独药师》前,也写过《寻找鱼王》这样的儿童文学。如何能在复杂的成人世界与纯净的儿童世界间随意切换?张炜说:“一个好的作家有两颗心特别宝贵:童心和诗心。”

    写作不仅要靠环境和天赋,还需要大量的阅读积累。张炜认为,很多人无法进入文学阅读的快感,主要是因为无法享受语言的美感。语言美感恰恰是判断作家水平优劣的重要标准。《独药师》的语言安闲,宛如黄昏的光从外面透进来,映照着早已经消失在时间中的人物,这大概就是张炜写作的独特“调性”。

黄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29日 05 版

纸书的形式主义逆袭?
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
杜琪峰:只有一颗破釜沉舟的心
茅奖作者这次写“养生”
在镜头前朗读 做自己的王
什么是能聊一生的毕业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