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玥
视频编导:孙亚男
H5制作:中国青年报社融媒工作室
文稿编辑:蒋韡薇
7月28日8时,甘肃省定西市一所乡村小学响起晨读声。柯晓雯静静地坐在这所小学的一间教室里,由她的同事化妆。“喜喜”字就贴在教室的墙上,彩纸围成的“永结同心”4个字,也出现在黑板上。
这一天,26岁的柯晓雯要成为新娘。她的婚礼,就在这所小学举办。前来参加婚礼的,除了她的父母,只有这所小学的校长和60多名学生。其中,很多是新娘和新郎张广义2015年年初举办第一届冬令营时的学生。
9时,新娘身穿红色衣服、头戴喜帕,在学校喇叭播放的喜乐中,把一个红色的绣球抛向空中。在学生的争抢中,新郎张广义紧紧抓住绣球向新娘喊话:“我是个好人,嫁给我吧。”
“你们说答不答应?”新娘问学生的意见。
“答应他!答应他!”在学生的一片起哄声中,新郎张广义走向新娘柯晓雯的“绣楼”。
两个月前,28岁的张广义向未婚妻柯晓雯提议,要在定西市这所乡村小学举办婚礼。他的理由是,那是他们感情升温的地方,想用举办婚礼的方式,为学生种下爱的种子。
柯晓雯同意了。“不如办一次特别的乡村夏令营,把婚礼作为一天的主题,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爱和美好。”两人都清楚,在那个大风卷着黄沙的村子,当地人很难娶上媳妇,好不容易从外面讨回来的女人,生了孩子后多数离家出走。很多孩子对妈妈和家没有概念。
柯晓雯和张广义都是西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他们毕业后,都加入北京一家公益机构。这家机构以帮助大学生更有效地开展短期支教、助力大学生和乡村儿童在平等对话中独立、自信、有担当地生长为使命。2014年,机构开始探索“乡村夏令营(冬令营)”模式。
2015年年初,张广义和柯晓雯作为领队,带志愿者走进定西的这所村小。这里的所见,让这两名出生在农村、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大吃一惊:学生拿一个馒头当午饭,冬天还穿着单鞋,村里大多数人住着土坯房。
“这不是小时候的场景吗?”8月初的一天,柯晓雯坐在北京海淀区租来的一个16平方米的房间内回忆说。这是这对新婚夫妇在北京的婚房,和他人合租。柯晓雯在家里插上一束鲜花,放了一瓶红酒和两个酒杯,厨房的窗台上养着一盆米兰。
在这次冬令营中,柯晓雯和张广义发现,“回答问题时学生很胆怯,不敢与志愿者对视”;在许多乡村孩子眼里,“最多读到初三就出去打工”;女生大多认为“读书没用,反正以后要嫁人”。后来他们还发现,有些地方的学校拥有漂亮的教室,有投影仪、空调、电脑等现代化设施,但当他们问及孩子长大后的梦想时,许多人说出“打工”后,就沉默了。
“乡村的路已经修得很好了,但精神的路还没有通。我们想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农村现状。”柯晓雯说。
有一次,柯晓雯发现,有个地方的志愿者用绘本贯穿课程,效果很好。为了探索绘本教学,柯晓雯要求男友睡前给自己读故事,共同培养阅读感觉。同事评价他们“革命伴侣,让人想起孙中山和宋庆龄”。
他们所在的公益机构开始采用主题活动的模式,志愿者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入手,用一个主题穿起一天的活动,如“表达爱和感恩、乡土认知、发现梦想、认识自我”等。刚参与时认为自己无力改变现状的志愿者,看到孩子的变化后觉得“哪怕能影响一个也值了”。
“想让他们看到多元的世界,不希望他们的路越走越窄。”说起他们的理想,柯晓雯撑着脑袋眯起眼睛笑了。
在北京,走在宽阔的灰色马路上时,张广义总会想“虽然没给北京贡献多少GDP,但我在让社会变好啊”。回到内蒙古老家,走在牛羊粪便渗入泥里变成褐色的土路上时,亲戚轮番数落他不务正业。“工资这么低,娶媳妇都难”,劝他“不如回村当老师”。
但张广义不多解释,“嘿嘿”笑两声走开了。在他心里,这条少有人走的路上,只需要一个人与他同行就够了。
8月的一天,乡村夏令营生命教育主题日在山东青州一所村小进行,这是柯晓雯研发的课程之一。志愿者通过做游戏、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男生和女生的不同,学会自我保护。
志愿者李丹在黑板上画了一男一女两个小人,邀请三、四年级的同学分组给这两个小人穿衣服。女生拿到的是用纸做成的内衣、上衣、内裤和裙子,男生拿到的是上衣、内裤和裤子。因为戴着眼罩,有人把裙子贴在脖子上、把内裤贴在了胳膊上,下面的同学笑做一团,喊着“笨死了”,指挥黑板前的同学“往左、往右”。
“大家平常是这么穿衣服的吗?”李丹拍拍手,向学生发问。
“当然不是。”学生哄笑起来。“女生把内衣穿在上衣里,男生把裤子穿在内裤外。”有人着急地举手发言。
一堂课下来,这些孩子已经懂得“背心和内裤遮盖的部位,别人是不能碰的”。
“家长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说的话题,志愿者就用游戏和绘本的方式把道理告诉学生了。”坐在最后一排的校长站了起来,向李丹悄悄竖起了大拇指,笑着点了点头。此前,因为这样的话题不好讲,他也为志愿者们“捏了把汗”。
这就是游戏导入环节,正如柯晓雯和张广义在定西那所村小举办的婚礼。在新郎张广义走向“绣楼”迎亲时,学生已经参与进来了。
在这场婚礼中,所有的女生都是伴娘,所有的男生都是伴郎。新郎在伴郎的簇拥下,走向由伴娘层层包围的新娘,要经过9道关卡。
这9道关卡,是孩子们问的一个个的问题。每回答一个问题,张广义才能接近新娘一步。
“新娘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新郎张广义被伴娘团的这个问题难住了。
“睡觉”“吃零食”……伴郎团大声喊着新郎给出的答案,被一一否定后,他们拍打着新郎的背抱怨 “怎么没一个说对”。
贴着“新娘家”的教室里,不时传出击掌声、欢呼声。
“其实我知道晓雯喜欢读书、逛街,但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故意说这些。”新郎挠挠头,得意地笑了。
在历经伴娘团的种种拷问后,新郎终于触摸到了新娘,并为她戴上一枚钻戒,那是新郎花两个月工资买来的。
就连婚礼喜宴也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学生作为嘉宾被请上桌,端起装着饮料的酒杯向新郎新娘道喜。有孩子跳着说“这是我最开心的一天”。也有人因为一直欢呼,嗓子都喊哑了。
喜宴开始前,这所村小的校长作为证婚人致词时说道:“这不仅是一场婚礼,更是学生成长路上一堂生动的真善美的教育课。”
像这样的一堂课结束后,不少校长对乡村夏令营有同样的感受。有校长发现,平时放在图书室里没几个人翻看的绘本被大家争着传阅,见到老师就低头躲开的学生也敢大声打招呼了。有孩子塞给志愿者的小纸条上写着“我会多读书,去看更大的世界”。就在今年冬令营上,一位校长向眼前的这对新人鞠了3个躬。
婚礼喜宴一结束,这对夫妇就换上志愿者服装,进入绘本阅读环节。柯晓雯挑选的绘本《老鼠娶新娘》,讲了一位父亲没有选择把女儿嫁给外在条件最好的人,而是嫁给了一只和女儿门当户对的老鼠。
“他是不是高富帅?”柯晓雯指着张广义,引导学生思考。学生看看个头不高的张广义,笑着摇摇头。
“他不是高富帅,我也会担心房子和户口。但他是个好人,我们在做能影响别人的事。”
“为什么在迎亲的路上你们要设置那么多关卡为难他?”上午刚结束游戏的孩子低头笑着,喊着“为了考验感情”。
她接着告诉学生,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才能在人生路上共经风雨。
在张广义向柯晓雯表白时,他住在一个只有3平方米的房间内。此前,他还住过一个厨房的隔间,每天早晨被油烟呛醒。
柯晓雯曾很犹豫。她打电话向母亲形容着追求她的男生“孝顺、爱看书、有上进心”,又赶紧补了一句“只是试着交往,这条路不一定走得下去”。这个26岁的女孩梦想中的婚礼,有粉色纱幔和鲜花拱门,还有沙滩和红毯,但完全不包括男友张广义给她的选项:甘肃农村,大风卷着黄沙,没有亲朋好友,见证人只有村小的师生。
但这对志同道合的新婚夫妇,一回到北京这个繁华的都市,就“充满无力感”。他们纳闷,做的事明明能帮助乡村孩子变得更好,为什么没能让他们和同事生活得更好?
机构负责人刘斌还有几个月就要当爸爸了,但这件喜事却成为妻子和他争吵的理由。“没有北京户口,孩子怎么办?”刘斌常答不出,这个名校毕业、渴望推动城乡教育公平的31岁年轻人,意识到“不公平就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下意识地渴望“天上掉一个北京户口”。
张广义也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只能上打工子弟小学”。他把所有空余时间都用来加班,但这些努力在北京1平方米数万元的房价面前“毫无说服力”。
在北京那间租来的16平方米的房子里,柯晓雯画了一幅画:落地窗前摆满绿植,宝宝在看书。宽敞的厨房里,女主人洗菜、男主人做饭。那是她对家的想象。
“我们有比买房更重要的事情,每天都在努力影响这些乡村的孩子,在推动这个社会变得更好。”柯晓雯用手指划过画里两个小人的轮廓。左上角,她写着:空气中流淌着爱的味道,我们相视一笑,什么也没有说,那么美好。
没有纱幔,也没有鲜花,在那场简陋的乡村婚礼上,柯晓雯特意保留了她梦想中的红地毯,按照甘肃传统婚俗铺成一条“吉祥路”。学生设计了几道关卡,由新郎背着新娘一一走过。跨小凳、踩气球、钻过学生用手搭成的拱门,柯晓雯静静地伏在张广义的背上。她听到张广文咚咚的心跳,“每一声都像在确认,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