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17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为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提供专属技术支持

寻找和兑现对农业的真爱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丹羽 实习生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17日   07 版)

    杨天龙打开手机上的“农友圈”,有人在晒“橘子红了”,有人出售孔雀幼鸟,有人想收购毛驴……这个看上去和微信朋友圈差不多的“农友圈”,就是“农天下”App的主要功能之一。

    2016年,作为团中央、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全国学联等五部门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稼穑培根”计划的主要行动之一,由中国农业大学发起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正式启动。农大毕业生杨天龙开发的移动互联三农服务平台“农天下”App,为实践活动提供全程技术支持。

    梦想在种子仓库里萌芽

    云种云养(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天龙来自甘肃榆中,他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个农民”。第一次高考时,他报考了某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到了学校他才发现,这个专业和农业“八竿子打不着”。

    杨天龙写了一封足有23页的长信,终于说服了父亲,同意自己退学。再次参加高考时,他考取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大城市的生活让杨天龙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但他返乡当农民的梦想却从未改变过。“我第一次挣钱是5年级的时候养兔子,每天放学回去剁点柳树枝、割点苜蓿,后来兔子卖了100元”。小时候那次成功的“创业”经历,让杨天龙对自己的梦想充满信心。他坚信,只要等到“条件适宜”的时候,梦想的种子一定会“破土萌发”。

    在学校存放种子的大仓库里,杨天龙第一次见到水果玉米。十几年过去了,他依然清楚地记得,种子就放在“左手边靠门梆子”的位置。那天,杨天龙在大仓库里挑了几十样种子,最多的一样,他拿了15斤。“种子就装在编织袋里,手提肩扛了几百公里,从北京带回家。”他回忆,“到家以后在试验田里一一试种,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水果玉米上”。

    2009年10月,甘肃中美国玉水果玉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杨天龙担任执行董事。

    然而,在种植和销售水果玉米的过程中,杨天龙发现,销售的渠道“很有限”。这时,受到“褚橙”的启发,他开始把目光投向电商市场。在接触生鲜电商的过程中,杨天龙逐渐认识了互联网,也逐渐产生了设计一款App的想法。

    帮农民越过信息鸿沟

    杨天龙种水果玉米并非一帆风顺。不过,因为有母校中国农业大学这个“靠山”,每次玉米生了怪病,他就会剪下样本装在塑封袋里,寄到学校请专家老师帮忙“诊断”。“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就是,很多人有知识、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他们没有机会和有问题的人碰到,二者之间存在一个信息鸿沟。”杨天龙说,“这个鸿沟不是不能逾越的,所以我们就想模仿打车软件的思路,把这种供需渠道打通”。

    杨天龙想到,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把农民的需求和农业对接服务串联起来。2015年8月,杨天龙成立了云种云养(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了“云种养”App,主要功能是农技问答和农人社交。在农技问答板块,农户可以发起提问,或搜索类似问题,有专业教师、基层农机系统技术负责人等专家在线解答。农人社交板块则可视为“农人专用微信”。“搞农业的人也有社交的需求,以前的社交大部分用微信,但微信是比较广泛的平台,没有专业性,谁都可以用,其实对农人聚集来说是不利的”。在“云种养”App里,通过“摇一摇”找到的朋友,都是搞农业的。搜索“附近的人”,也可以看到周围有多少农人。在“农友圈”里,各类涉农信息更是应有尽有。

    杨天龙觉得,中国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欠了许多账”。“各种农业丰产不丰收,好多就是农业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们的硬件,比如温室大棚这些发展很快,但是农业信息化没跟上,那么好的大棚种那么好的西红柿,种出来没人要,这也是信息鸿沟造成的”。杨天龙想做的,就是“用智慧改变农业”。

    得知杨天龙做了一个“云种养”App,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曲瑛德突然想到,何不把今年的农科学子联合实践活动和App结合起来呢?他找到杨天龙,两人一拍即合。

    为了避免“广告推广”的嫌疑,杨天龙专门为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设计了一款没有公司元素在内的“农天下”App,与“云种养”App后台共享,功能上稍作区别。“‘云种养’是公司的品牌,在这种公益活动中不适合。”杨天龙说,“每个实践队都会得到自己专属的二维码邀请码,我们在后台可以看到每个团队分别推广多少人装了App,也从侧面反映他们实践的实际效果”。推广做得特别好的团队,还会收到杨天龙提供的话费补贴。

    让农科学子真正“爱农”

    学生时代的杨天龙也曾是个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分子,毕业后,他时常应母校邀请,回学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讲课”。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许多农学专业的学生并非真的“爱农”。“我觉得这里面主要的错误出在教育制度上,农业大学这么好的优势资源,应该匹配给真正喜欢农业,想要去做这个事情的人。但我们很多学生并不是因为喜欢而进来,之所以选择农大,可能是因为上北大清华滑档了,也有可能是分数刚够,还有我们学校是985、211,可以作为出国的跳板”。杨天龙觉得,这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据他了解,每年的农大毕业生中大概有1500人所学专业涉农,其中真正进入农业一线工作的只有10%左右。

    在这样的环境下,参加社会实践可以成为触发学生“爱农”的重要因素。杨天龙还记得,自己参加社会实践后,几乎变成了“另一个自己”。“他们去的都是比较贫困的地方,亲眼看到的贫苦会触动他们。”

    给学弟学妹们讲课时,杨天龙总会提到,社会实践“不是去帮他们”,而是从中磨练自己。“只要你用心去做,你学到的东西甚至远远大于你能够给予对方的东西。”杨天龙举了个例子,“有个男生遇到一个大叔问他,‘小伙子,这个苹果得了什么病?’他两眼一抹黑,只好说‘大叔,我还没学这个专业课’。回到学校后,他会重新审视自己所学专业,未来目标也会更清晰,这就是双向成长”。

    杨天龙觉得,现在5~7天的社会实践“时间有点儿短”。“每年的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农科学子,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和没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完全不同。如果时间能够再延长一点,可能会改变更多人。”他说。

寻找和兑现对农业的真爱
TCL希望工程烛光奖颁奖
天大学子探索“不走”的支教
叶莎:给职场人做“媒人”
郭崇宇:做一个“不躲事”的程序员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