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盼着白族最隆重的火把节一样,家住云南省洱源县凤羽镇的许沃锐和小伙伴们,一到暑假就掰着手指头翘首期盼:天津的哥哥姐姐们又快来了。
今年暑假,是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暑期社会实践队扎根这个古朴的滇西小镇支教的第三个年头了。不止于单纯讲几堂课,或是搞几次文艺活动,如何让这项公益行动真正触及每一个孩子的心灵,是每一批来到这里的支教师生持续思考的问题。
支教仅靠大学生的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活动发起人、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书记施亮星说,几年的实践经验让他们体会到,要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公益活动做实,并非教与学双方一拍即合这么简单,更需要当地政府、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我们起的是一个‘链接’的作用”。
曾见证过茶马古道上商贾繁华的凤羽古镇,如今显得过分安静了。据介绍,白族人口占98%的凤羽镇,如今总人口3.4万人,六成以上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
大人们都出门了,和祖父母相伴长大的孩子们,已经对沉寂的生活习以为常。许沃锐也经历了一段“浑浑噩噩”的日子,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很多家长最多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好几年才回家一次。”洱源县凤羽一中校长杨涛的记忆中,每次开家长会,坐满教室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大的问题在于,一些父母为了弥补长期对孩子缺失的关爱,“一出现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寄钱回来,却不知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在杨涛看来,这些农村留守孩子最需要的,是心灵的关爱和开阔的眼界。 对许沃锐来说,3年前那个暑假,天津大学的哥哥姐姐们来到她身边,讲起大学的生活和外面的世界,她感觉心里的那束火把“被点燃了”。
更幸运的是,随后,许沃锐作为留守儿童的代表之一,被邀请到天津大学回访。在天大附中,第一次眼看着同龄人用“传说中”的3D打印机一层层地打印出一个小玩偶,许沃锐被深深触动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杨涛见证了孩子们几年间的变化。变化最直观的一点,就是反映在成绩单上——许沃锐和所有去天津大学访问过的孩子,全部考入县重点高中。今年中考,凤羽一中这所最初由村民自筹资金建成的普通初中校,无论是升学率还是高分率都跃居全县第一名,“这是前所未有的!”
近年来,大学生暑期实践常常被诟病为“走马观花”,不仅对当地孩子用处不大,甚至还会造成一定的伤害。“我们坚决不搞补习班!”施亮星说,支教的目的,并不是要取代当地老师,而是要让一群年轻大学生来激励和启发当地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向外面的窗,点亮孩子们心中的希望”。
带着这样的初衷,3年前第一次来到这里时,支教队先边教边“探路”,了解当地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第二年,支教队在爱心企业家的帮助下建立了“爱心屋”,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与远在他乡的父母视频聊天,也可以在自己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与天大的哥哥姐姐们谈心。今年,支教队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特色课程,专门针对当地孩子需求设立。
光有好的想法是不够的,改进随时都在进行。今年,天大管理与经济学部团委书记尚洁注意到,孩子们使用爱心屋的频率并不高。原因在于,一方面,当地缺乏师资来维护和使用爱心屋的各种电子设备;另一方面,爱心屋的这一端,天大学生也缺乏及时与留守孩子们沟通的机制。
为此,大学生们在暑期对当地老师进行了培训,同时计划回天大后也设立一个同样的爱心屋,有计划地与凤羽的孩子们保持长期沟通。
“几年下来,我们觉得这种模式是可行并且可以推广的。”施亮星说,目前天大已经探索出一套支教的课程体系,以及如何将大学资源与当地学校、政府以及多种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的比较成功的模式。目前已经尝试将这套系统支教的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
“我们给他们带来的,远不如我们收获的更多。”天大学生宣丽燕永远记得,一个不爱说话的小男孩,把她冰冷的手拉进自己的羽绒衣口袋取暖的感动。
在送别天大支教队的演出即将结束时,凤翔小学二年级男孩张茗钦动情地说:“你们来了,没有作业、没有责骂、没有嘲笑,给了我最珍贵的礼物——发现美好、相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