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传奇

长城守望者

实习生 陈锐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31日   10 版)

    吹了38年的山风,张鹤珊的一头青丝逐渐褪成白发,古长城的断壁残垣却因他的守护而重振古风,百草丰茂。

    脚踏老布鞋,身穿军绿色衣服,右手一把镰刀,左手一个蛇皮袋,这身行头基本成为张鹤珊的标配。38年来,他每天都会登上村外的长城,遇上一块被搁在路中间的砖头,张鹤珊就捡起来,把它嵌到城墙上缺失的一角,“这估计是驴友拿下来垫相机用的”。看到路边人们丢弃的塑料瓶,他立马走过去,弯下腰把它们捡到蛇皮袋里。手中的镰刀也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只顾着在过道两侧披荆斩棘……

    张鹤珊每天就这样在古长城上来回巡视,行走的路程达40公里。直到暮色苍茫时,他才会坐下来休息,啜一口随身携带的二锅头,眺望着远方的景色。

    61岁的张鹤珊,家在秦皇岛抚宁县的城子峪村,站在家门口百米远处,就能看到最近的长城敌楼。他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长城脚下,老人津津有味地讲修长城、守长城的故事,孩子们听得两眼放光、如痴如醉,然后满怀好奇地跑到神秘的城堡里玩起躲猫猫。“那会儿村里没电,也没啥可玩的,家门口的长城就成了我们常去的地儿。”

    “质朴的情感”让他把长城当成自己的“玩伴儿”。但“文革”期间,长城成了“破四旧”的对象,锤子“狠狠地”砸在城墙上,火药更是“无情地”炸毁了城楼。眼看着“小伙伴”在刀枪炮火中遭罪,当时只有十来岁的张鹤珊心痛不已,却无能为力,只能在心里纳闷:“好端端的长城,怎么说毁就毁了呢?”

    “文革”过去了,张鹤珊也长大了,破坏却一直在持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抚宁一带的村民常到长城脚下放羊、挖草药、捕蝎子。长此以往,砖块散落,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墙体也受到了极大的损伤。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曾有县领导为了送礼,指名让村里的干部去长城上取几块文字砖。”

    看着“小伙伴”长年遭罪,伤痕累累,张鹤珊再也坐不住了。他跑到长城上,苦口婆心地劝走牧羊人,得到的反馈却是“长城又不是你们家的,公家不管,你多管闲事干嘛?”这让张鹤珊愤愤不平,“长城确实不是我家的,但谁想要破坏它,我都会极力阻止。”如今他回忆起这件事时,语气仍然理直气壮、毫不妥协,就像在保护受欺负的发小一样。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张鹤珊的劝说不仅无人搭理,反而给他惹来不少麻烦,“这断了不少人的‘财路’,好多村民也因此记恨我,戳我的鼻梁骨骂。”那段时间,一言不合就拉拉扯扯是常有的事。有一次,两个村民在撬长城砖挖蝎子,看到张鹤珊后,他们非但不停止,还出言不逊。张鹤珊走到跟前想要阻止,没想到被他们事先埋伏好的铁丝圈刮伤脚,鲜血直流。

    年复一年的劝阻,让很多村民都因为“烦了”他而不想再来。随着破坏长城的现象逐渐减少,张鹤珊也成了“村里人缘最差的人”,就连他的家人,不管走到哪,都不受人待见。有一次,卖掉家里的农物后,还差200元才能交上子女的学费,张鹤珊只能到街坊邻里串门借钱,但很多家庭都记仇不肯出手相助。

    尽管阻力重重,张鹤珊却不想退却,他有着自己的坚持,“我们要让长城脚下的孩子也跟我们小时候一样,能看到长城最原始的风貌,能在长城上玩耍,而不是只能在教科书或者影像资料里才可以看到长城。”面对村民的骂声,张鹤珊虽然无奈,但也只能尽量理解,“很多人也是为了生计,只能看到眼下的生活,他们没想那么多。”

    如今,生态风貌完好的古长城被开发成景区,四方游客慕名而来,附近的村民办起了农家乐,蒸蒸日上的生意让他们笑逐颜开。但张鹤珊并不满足于此,长期的巡视让他意识到,长城上很多记录着修建信息的石碑正在逐年消失,“它们是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没了这个,你拿什么来证明历史啊?”为了让这些历史的真凭实据更好地保存下来,张鹤珊开始翻山越岭地寻找遗失的文物。但这条路艰难险阻,有时候他险些搭上自己的性命。

    这些年,他一有空就爬上山林,在布满荆棘的草丛中埋头探寻,曾被悬在树上、吐着信子的大黄蛇吓得惊慌失措,也被轰鸣而来的马蜂咬得鼻青脸肿过。寒冬腊月还坚持踏雪上山的他,脚底一滑,整个人从山梁上翻滚而下,撞上一棵树后遍体鳞伤。然而这一切伤痛都在他找到文物后消失殆尽,如获人间至宝的张鹤珊把它们送到博物馆后,又笑呵呵地爬上山顶。

    此外,张鹤珊还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从十里八乡的老人口中,收集了20多个有关长城的民间故事。他将这些口耳相传的传说与碑文、地方志、长城百科全书等逐一考证,修订成《长城民间传说》,并在2009年正式出版。“有关长城的口头传说有很多,我们必须找出那些真实的版本,并把它以实物的形式流传下去,让后代看到最真实的历史与故事。”

    如今,每逢周末,张鹤珊就会带着7岁大的孙子,爬上家门口的古长城。小孙子拉着爷爷的手,边走边听他讲长城的故事,时不时就会问出“为什么”。张鹤珊虽然没法一一解答,但还是对孩子的疑问与兴趣“感到很欣慰”。

聆听历史的巨大耳朵
长城守望者
地方政府怎么做好事
唐爱莲:等待救赎
张芳硕:无知无畏
李节光:“雁过拔毛”
戈多:等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