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9月2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爱在“希望来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8日   06 版)

  国网江苏电力的青年志愿者为孩子们送来微心愿礼物(扬州胥浦小学希望来吧)

  7月20日,支教第一天,那天下着大雨,作为2016“国家电网·希望来吧”暑期支教活动志愿者,我们一行人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徐州市泉山区泰山路孟庄社区“希望来吧”。

  8点多,一个小朋友推门而进。

  “你是第一个小朋友,叫什么名字呀?”

  小朋友低着头不讲话,两手揪着衣角。我们以为孩子怕生,于是拉着他的手聊东聊西,试图缓解尴尬,可孩子仍不讲话,被拉着的手也慢慢抽回,我们只好让他先到座位上坐下。不一会,其他小朋友陆续到了,整个教室热闹起来。

  第一天见面,我们先做自我介绍,然后鼓励小朋友介绍自己。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朱姝的孩子,她在纸上写了两个大大的字——朱姝,然后站起来,把纸举到我们眼前,对我们说“老师,老师,这是我的名字,你们千万不要念错了哦。”而最早来的那个孩子,与朱姝的表现截然不同,他就坐在凳子上,不看我们,也不开口。

  “老师,他叫王岩嵩。”朱姝大方地帮他做了介绍。

  我们开始留意起这个孩子。在与当地“希望来吧”负责人简单交流和家访后,我们了解到王岩嵩曾经连舌,反应较迟钝,加之父母离异,孩子不自信、不敢表达,甚至不愿与人交流。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并增加了一系列活动课,带领孩子们去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游玩,去书吧看书,去供电公司参观。

  “王岩嵩也学数学啊?”孩子们心直口快的话,让我们察觉到了不同。

  “岩嵩当然学呀,大家都一样,只是有的人对知识吸收得快,有的人吸收得慢呀。”子涵老师说。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对岩嵩的了解也在加深。

  岩嵩也开始跟其他小朋友一样称周晴老师为阿咩老师,对阿咩老师讲的笑话露出大大的笑脸。

  “岩嵩制作的飞机开始起飞啦。”

  “岩嵩画的阿狸真可爱。”

  “岩嵩虽然学东西比较慢,但他学得很牢靠,而且愿意去学。”子涵老师说。

  “岩嵩对自然科学挺感兴趣的,总是第一个从一大堆树叶中找出正确答案。”我说。

  在带孩子们去供电公司参观时,岩嵩对智能家居表现出了极大兴致,讲解员讲完后让孩子们自己试试,他第一个伸手去尝试。回来时,他拿着水杯一会儿踱步,一会儿转圈,脸上露着笑。我问他怎么了,他就嘿嘿地笑。

  “是不是智能家居很神奇呀?”

  “嗯!”他握着水杯,重重地点了点头。

  “岩嵩,你有梦想吗?”

  “老师,他有,他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一旁的孟一宁小朋友说道。

  王岩嵩没有讲话,却也不再像从前那样低着头,他看着我们,眼里是闪亮亮的。

  “老师,今天几号?”课间休息时,岩嵩问我们。

  “今天30号,怎么了?”

  他没回答,只顾掰着手指头往后数,“31,1,2......”

  教室安静了,我突然意识到分别的日子就要来临。

  “老师,你们明天还来吗?”

  “老师,我们明天上什么课?”

  “老师,明天见!”

  ……

  这些银铃般的声音在耳畔响起,我开始害怕最后一天的来临。

  “岩嵩确实变了许多,变得愿意和别人接触,开朗了许多,非常感谢你们,感谢‘希望来吧’!”王叔叔来接岩嵩时对我们说。

  看着孩子们的身影在巷子里穿梭,然后渐渐消失,我觉得画面十足温馨,心里带着感动。14天,短短两周,也许我们并不能给小朋友们带来很东西,我们只是以志愿者的身份陪伴他们,给他们幼小的身心带去了些许关爱和温暖。

  爱在“希望来吧”,爱在行动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将爱延续。

  (淮阴工学院  洪凤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9月28日 06 版

最高法再审吉林一涉黑典型案 最高检当庭建议部分改判
“国家电网·希望来吧”关爱留守儿童
送给妈妈的玫瑰
爱在“希望来吧”
梦想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