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干、什么样四个方面作了明确指示。从景点旅游到目的地旅游、从封闭式小旅游到开放型“旅游+”、从部门抓旅游到党政统筹抓旅游、从企业单打独斗到全社会共建共享、从民团式治安管理到全域化依法治理。
实际上,这也是东钱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在“十三五”规划里,东钱湖提出要力争实现“四个化”:全域旅游化、特色城镇化、新型产业化、管理智慧化。
首先,旅游资源要高度整合,利用率要高。物质与精神,凡是能够构成游客吸引力的都可以视之为旅游资源。
其次,旅游产业要高度融合,生产率要高。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产业与生态人文乃至与基础设施也要融合,以提高整体的投入产出比。
再次,旅游市场要高度贴合,占有率要高。切实细分、适当超前,牢牢把握目标定位,建立自己的渠道、品牌,根据口味创造口碑,力争成为游客的“首选”“终选”。
最后,旅游体制要高度统合,管理效率要高。因地制宜形成一套最有效的体制机制,包括法治、行政、技术三个层面。这可以保证在顶层设计、生态保护等原则性问题上能够一贯坚持,在需要攻坚克难时能够顺畅调度,在面临开拓创新时又能够灵活应对。
对东钱湖来说,全域旅游始终“在路上”,主要注重四个方面:
一是空间和板块的撬动。东钱湖处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城市群,和城市的距离恰到好处:有湖、有山、有野、有城、有镇、有村、有生态、有人文。每一个单项资源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胜在综合优势。所以,关键在于合理调配。
为此,东钱湖明确了建设“国内一流的生态型文化型旅游度假区、国际知名的湖泊休闲新城”的目标;在划定以时尚生活为主的新城-老镇板块、运动休闲为主的南湖板块、田园度假为主的北湖板块、文化娱乐为主的梅湖板块、康体养生为主的福泉山板块这5个板块,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对各个板块进行专项规划。
二是交通和产品的联动。对外,主要求“快”:对接了高速路,打通了快速路,争取了两条地铁;对内,主要求“慢”:打造了骑行东钱湖、舟行东钱湖、车行东钱湖、步行东钱湖的慢生活。以车行为例,东钱湖建成了国际房车基地,现在正在规划环湖有轨交通。
三是产业和节事的互动。对于现代服务业,东钱湖牢牢盯住大旅游、大文化、大健康,重点培育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健康养生产业,也就是“旅游+文化”、“旅游+健康”。
为了更好支撑这三大产业,由政府牵头,东钱湖策划了“中国湖泊休闲节”这一自有品牌节日,把旅游、文化、健康全部囊括进来。比如,骑游大会、房车大会、露营大会、健步大会、中国铁人三项联赛、中国青年帆船锦标赛、亚太皮艇球挑战赛、阿拉音乐节、728音乐节、草莓音乐节、东钱湖美食节等,时间从5月一直持续到10月。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活动具体都由俱乐部运作,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四是体制和人才的推动。宁波决定设立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时,将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赋予其市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和县级的社会管理职能。为了强化这套体制,在法治层面,2008年出台了《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条例》;在行政层面,把原来的湖区管理办公室升格为旅游与湖区管理局,新设了城管执法局,并把社会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乡镇,管委会集中精力进行规划设计、项目推进、经济转型、品牌宣传;在技术层面,大力建设“智慧东钱湖”;在人才层面,多方引才引智,比如,设立了东钱湖专家咨询委员会来指导地方科学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设“全域旅游”比创建“国家级度假旅游区”还要难。“全地域”会遇到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全时域”会受到平时与假日、白天和晚上不平衡的挑战,“全领域”更是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的合力。东钱湖也存在新城等板块待开发、缺乏标志性大项目、配套设施服务水平不够等问题。
对未来,东钱湖有三个期许:
一是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统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有标准,全域旅游有导则,标准化提供可操作的规定和参考;但与此同时,每个旅游度假区应该保持自己的特质,业态多样、良性竞争。
二是城市化与产业化的统一。旅游度假区也有城市化的任务和需求,但不能“走偏”。既要正确发挥房地产人气聚集的作用,也要搞产城融合。这也是东钱湖力推主题小镇的原因。
三是本土化与国际化的统一。中国旅游要拥抱世界,也不能失去自我,变成国外的仿制品、试验品。
------------------------------------------------------------------
万达长白山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主要是借了三大力,分别是,借人:度假区的客源70%以上都是来长三角和珠三角,他们主要是以家庭游为模式;借路:度假区距机场约20公里,交通很方便;借势:度假区内部运营一体化,度假小镇水乐园等业态与酒店群形成经营一体化捆绑。长白山旅游度假区管理机制也不断地创新发展,目前我们以平台匿名提交管理建议的形式,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建设度假区。发展全域旅游的前提是有精品的旅游项目,希望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立分享机制,互通有无,进行管理机制的联动。
——吉林省长白山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 闫平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是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各方的努力。随着游客对旅游度假区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们不停地下功夫打造一流的旅游度假区。希望对所有的旅游度假区进行严格的考核和检查,敦促各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并希望行业能共同发力,能将类似论坛这样的活动持续化、固定化,让各旅游度假区之间的联系紧密化、活动常态化。
——湖南省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局局长 易怀念
作为国家第一批旅游度假区,我们主要以三个方面作为主要抓手,分别是:擦亮金字招牌、打造全域旅游典范和样板、打造世界知名温泉小镇。以此为中心,我们思考引进哪些项目,我们考虑游客的需求,给游客一个来汤山的理由。如何服务游客永远是我们的工作重心。
——江苏省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副主任 韩江
湘湖有八千年的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存在旅游度假区所共有的问题:如何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如何提升管理水平和能力、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如何更新独家产品等。借着G20峰会,我们做了一些改革工作,投资200万元做了122项整改。对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来说,国家级的称号并不代表着有了国家级的能力,我们还需要不断发展。
——浙江省湘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陈关土
我们紧抓“生态为本”“规划为纲”“项目为王”“品牌为先”“管理为要”五个坚持,不断优化产业,提升管理。成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后,我们以国际化视角构建管理体系,构建精准的营销体系和人才建设体系,借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效应,发展我们的品牌效益。
——浙江省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 计欣华
从2010年开始,度假区就开始规划全域发展,用“第一性、前瞻性、地域性、独特性”的理念,打造全域旅游业态。我们即将举办国家家族企业峰会,用“以商引商”的方式,吸引国外尖端旅游企业前来投资。我们还将于明年夏天推出华谊电影世界。
——江苏省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调研员 郑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