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民篮球赛的现场,高大健硕的景颇族青年马麻腊在赛场上很显眼——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一头卷发,他因祖上是族里的头领,大家都叫他“景颇王子”。他所在的代表队来自德宏陇川县,是一支景颇族代表队,从队员到教练全是景颇族。
“王子”在家务农,每天在甘蔗地和稻田里干活,“平时在农村干农活挺枯燥的,打篮球是我们最爱的体育活动。”他说。
此次德宏州农民篮球赛有来自该州5个县市农村的10支男女球队参加。
来自梁河县河西乡来怕村的傣族妇女曹丽,从小就喜爱篮球。如今在空闲时总带着3岁的孩子去篮球场看人打球。过年时县里办篮球赛,她每天都带着孩子待在球场边。县里组队参加州农民篮球赛,曹丽入选了。同样喜欢篮球、远在德宏瑞丽打工的丈夫很支持他,让她把孩子交给婆婆带,全力投入比赛。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目前,篮球是农村青少年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在少数民族乡镇更受欢迎。
“我们县每年都要组织篮球联赛、三人篮球赛以及小学生篮球赛。”陇川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少体校校长马春强说,自从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开展以来,陇川县已经建起了100块篮球场,大部分都建在边境少数民族村寨,这对改善当地少数民族群众业余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目前,在农村,体育活动成了许多青少年日常生活中相互交流和结交朋友的一种重要方式。
来自盈江县芒章乡璋刀村18岁的景颇族姑娘尹加荣,平时在家种甘蔗和帮助家里打理小酒吧,她认为篮球打开了她通往外界的一扇窗。这几年,她靠参加比赛去了不少地方,认识了不少人。“现在这些朋友都是通过篮球认识的”。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尽管农村青少年对体育活动有着热切的向往,但目前不少农村地区现有的体育设施,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需求。
“农村大多是一家一院的宅基地,村寨周边是农田,专门划分出场地建设体育设施是比较困难的。即使能够找到一块空地,也会出现位置不合适、面积不够等问题。”昆明理工大学一位曾参与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专家指出,目前,农村的体育设施不仅种类单一,数量也较少,有的甚至只是在道路两边简单地建一些只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而青少年需要的体育设施如篮球场、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等,因场地、资金的限制而十分缺乏。
然而,即使不多的设施,也是“只建设,不维护”,损坏之后无人修理,甚至被用来晾晒衣物或农作物。
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村寨缺乏场地,很多学校也缺场地、缺资金、缺老师。
云南文山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李开文在对552名农村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受经济条件约束,农村青少年的体育消费较低:体育消费在100元至200元间的只占53%,其余都低于100元。其消费主要是购买体育器材、服装、体育报刊和音像制品等,而且消费的目的大多是为了上体育课和参加体育考试。
李开文的调查显示,在云南农村,有的学校,一个体育老师一周要上30个班的体育课,每个班60个人,大多数老师还身兼数职,无法在体育课上教授更多的内容。每年除了冬季运动会,年级和年级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从不组织体育比赛,学校没有制订有目的有计划的锻炼方案,制约了农村青少年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
“体育老师把新型体育项目、先进的体育和健康知识普及给学生,对青少年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有很重要的作用。”李开文说。
对此,尹加荣深有体会。
“我小学的时候,全校只有4名老师。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位体育老师,带我们打篮球,全班一拥而上都要打。老师只好把我们分成两个队全部上场,当时整个球场上都站满了人。”
尹加荣说,正是这位体育老师的启蒙,让篮球改变了她的生活。“农民篮球赛这个舞台真好,给了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她说。
德宏州文体广电局(新闻出版)副局长王兴全说,农民篮球赛是目前该州最接地气的州级群众体育赛事,它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该州已投入5195万元资金新建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4个,乡镇灯光篮球场30块,行政村篮球场228块,村民小组和自然村篮球场361块。
“体育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视。”云南省体育局的一位部门负责人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民的闲暇时间增多、经济条件改善,引导农民向积极、健康和科学的生活方式发展,体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