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亚特兰大的那个月,我发现自己堪称“巴甫洛夫的狗”,一出门,看见天空就条件反射地出手机照相。往往还大惊小怪地大喊大叫——“哇……”“那个云怎么会有这种质感!”“怎么能有这么一丝丝的云”“那一朵朵的……”
兴奋半天后,发现马路上就俩人抬头看天:一个是我,一个是我丈夫。
后来我跟学校里一个高级研究科学家H博士聊天,说我最喜欢亚特兰大“空气好”,科学家露出了啼笑皆非的表情:“亚特兰大可是全美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啊!不然你想想为什么佐治亚理工学院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会这么强?”
我这才想起来H博士就是专门研究大气污染与政府政策的。两年前,当我还在为《冰点周刊》探索版写稿的时候,在H博士及其队友的指点下,我第一次通过他们办的空气质量预报网页看到,根据风向的不同,石家庄、保定、唐山等城市会各自向北京输送土产的霾。在这种情况下,雾霾的问题,并不是一个个城市只看着本地数据就能解决的。
尽管是美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亚特兰大还是很少有肉眼能看出的空气污染。除了“天怎么这么蓝”“草怎么这么青”等满大街的感叹,我与丈夫满怀新鲜感地发现空气澄澈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万物的色彩都会更亮堂一点,建筑物的线条似乎更清晰立体,衣服和鞋怎么穿都不脏。我俩都迷上了看阴天灰沉沉的天空,浓淡不一的云朵柔软地彼此拂过,仿佛一纸浓淡相宜的水墨画。有时候心血来潮查一下PM2.5的数值,发现是6,那感觉,就像发了横财在家装了3个瑞士进口空气净化器一样满足。
后来再见面,H博士给了我一本上世纪80年代的科幻小说:“加州理工的一个老科学家写的。你看了这个书就知道,现在中国的争论,美国也都经历过。”
我一看小说的内容简介,“故事开始于一个常见的洛杉矶雾霾天。这一回,当霾徘徊不散,而空气中的臭氧含量攀升至制高点时,科学家沃尔特·彼得斯知道事情不对头了。空气泛出黄色,不久之后成了褐色。那厚厚的、笼罩着天空的霾,其实是一只活生生的怪兽,它能够毁灭汽车、飞机和大楼,能在人世间燃起大火,并且……还能害死人类。”
这熟悉的味道,美国人民在雾霾上也是见过世面的!
这时候科学家当然要冲出来战怪兽啦。据说故事里接下来出场的气象专家、空气污染专家或电脑专家都是现实存在的人物,淘气的老科学家一边解释着空气污染的种种成分,一边就把自个儿的同事统统拉进科幻小说里拯救地球了。
我渐渐琢磨出,美国当下这种天朗气清的日子得来并不容易。70多年前洛杉矶第一次遭遇光化学烟雾事件的时候,人类还既不知道空气中的浑浊来自何方,也不知道它对身体有多大害处。如今,空气污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一类致癌物”,而加州,也已经从灰雾缭绕变回蓝天白云——其背后是对发电厂、钢铁厂、炼油厂等大企业制定的严格环保标准,是对每一辆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与对违规者的重罚。也就是说,谢天谢地,短短几十年,人类已经摸清了怪兽的技能,也知道怎样把它锁起来。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在美国,拴在这头怪兽身上的链子没有松懈过。到现在加州登记的所有车辆还是要每两年过一次“雾霾检测”,确认不是污染源,才能继续上路。去年,德国大众集团被发现使用作弊软件来应付检测,最后被罚向联邦环保局支付27亿美元的罚金,同时还得花上另外的100多亿美元赔偿美国消费者。
今年夏天,由于臭氧污染打破了2009年来的最高纪录,美国联邦环保局在南加州开始了“培训平民科学家”的推广活动。他们决心深入社区,训练普通人使用检测仪器,自己动手检测身边的空气质量。
一开始我读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是很想笑的:这都要推广?那我认识的那些被雾霾逼成空气污染百科全书的朋友,岂不个个都是专家?
新闻中的解释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件事:这次加州空气污染,主因是异常高温与停滞的气流。这种自然原因导致的污染不易改变,会导致急诊室病患人数增加、学童缺课人数增加。因此,环保部门希望这些“平民科学家”能够在家检测空气污染指数,不仅让科学家获得更详尽的研究数据,也能让居民根据本地空气指数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避开污染严重的时段和地点。
是啊,就算看起来蓝天白云,我们也可能正身处以美国标准看来甚为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中。就算是面对人力难以及时改善的空气污染,他们对会受影响的人群的关注,竟也能那么细致。
所以也就不奇怪,今天,当我重新翻出两年前H博士在采访中的发言时,比当时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普通民众需要科普知识”,他当时告诉我,“这些知识不仅包括空气污染的原理或健康危害,还应当包括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包括法规、标准和决策程序,最后落实到清洁空气行动,这些,无一不与普罗大众密切相关。”
黄昉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