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7年01月0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传奇

诗歌梦撑起的农民工生活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兰天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1月04日   10 版)

    52岁的农民工李剑自称诗人,理想是当个“全国知名”的作家。

    他身材不高,浓眉小眼,裹着一件1982年当兵时发的军大衣。金漆斑驳的扣子耷拉着,直向下坠。头上那顶“纽约洋基队”棒球帽里夹着一张写作提纲。纸的一角从他的帽子后面钻了出来。

    现在,只有初中学历的李剑已经写下了三万多字的诗歌,主题几乎全部出自生活——村里有老人没人管死去,打抱不平写首诗;看到雅安地震的新闻,鼓励受难者也要写首诗。

    写作几乎是他打工间隙的最大乐趣。室友招呼他打麻将、喝酒,李剑不爱搭理。他嫌宿舍太吵,跑到房东的屋里写。房东嫌他碍事,又给轰到了后院。他喜欢去书店蹭书看,站着读完了陈忠实的《白鹿原》,还能背下全书第一句:白嘉轩后来引以豪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李剑伸出鳞片般粗糙的手,额头上的皱纹拧在了一起,兴致勃勃地对记者点评:“这个开头好,引人入胜。”

    白天,李剑是商场的保洁员,一天只舍得吃两碗10元钱的油泼面。晚上,他就躲进西安郊区张家堡街道的民房里,一头钻进文学的国度,一写就是三四个小时。

    乌红色的矮床就是他的书桌,“仓库货物清单”的背面就是稿纸,有些已经霉变发黄。他坐在一个比床还矮的小折椅上,勾着头,几乎趴在床上。3万字诗歌几乎都用一个姿势完成。邻里纠纷,国家大事,都被搬到纸上。

    现实中,他是挤在公交车上“脏不拉几的农民工”,大家都不愿意挨着他坐,在写满字的纸张上,李剑畅快地想象着人们都开着“丰田”和“捷达”,抽着“红塔山”,喝着“五粮液”。

    他瞒着妻子,花3000元把自己的作品印了100本。还把小册子连同入会申请一起寄给当地的诗词协会,收到了带着红印章的会员证。

    这张只有巴掌大的证,在他心中的说服力不亚于农民歌手在“星光大道”上捧起的冠军奖杯。“如果谁说我的‘作家证’是假的,我就带他上法庭。”

    渐渐地,网上关于他的新闻多了起来。有报道称他为“农民工诗人”。有网友在新闻后面给李剑“点赞”。还有人留言:希望他多写点小说,诗歌的年代已经过去。

    可在李剑心中,要真正成为“全国知名”的作家,仍需要一次飞跃——出版一本公开发行的文学作品。

    他寻思写本关于村里打工青年的小说——《漂》,表现年轻农民工的打工心酸。起因是村里一个37岁的青壮年,打工时突然脑梗离世。

    他在脑中构想着签售的场景:在城市的广场上,身后拉起大条幅:“当代农民工作家李剑首次签名卖书”。买书的人排起长龙,自己的手都给签麻了。“一本书赚上十几万元的版税,从此过上作家的体面生活。”

    可在现实面前,李剑被自己的理想藩篱困住了。

    他找人询问出书的花销。回答让他一惊:3万元左右。自己一个月工资只有2000多元,家里有1亩5分地,还要养活一家五口。大女儿去年考上一所民办大学,因8000元学费而弃学,两个儿女正读初中。

    李剑不死心,拿着小册子到村里挨家挨户的募捐。钱没收着,质疑声却滚滚而来。有村民说他在胡写,还有人嘲讽他“没成就,写的东西谁会看!”最终,他只募到600元,这些钱在他看来只能“吃上几十碗羊肉泡馍”。

    家里人也开始反对他。周末,李剑的小女儿陪着妈妈,坐在马路边的晒谷场上,双脚摊开,拾掇辣椒干,手上沾满了灰和辣椒末,大卡车就从旁边呼啸而过。她们一天能赚上50元。

    聊起出书的事,李剑妻子的气不打一处来,对他嚷道:“这口饭你要有本事就吃,没本事就别吃。别人不支持你有啥办法?” 妻子觉得“作家李剑”和“农民工李剑”差距太大,眼前的丈夫“太不真实”。

    可李剑回答引发妻子的沉默。“当作家是我的理想和追求,农民工作家就要替农民说话。”他反复地背诵着一句话:“一个不热爱故乡的人,能热爱这个伟大的时代吗?”

    听着父亲辩解,小女儿低着头嘟囔着说了一句“做梦”。手里的干辣椒被捏得啪啪作响。

    争吵久了,李剑也无奈,他说作家也要生活,总不能自掏腰包。如果没人“养”自己,索性就撂下了。可他没有真死心,说自己是几亿农民工的代表,“农民工作家不应该支持嘛?我只想证明农民工里也是有能人的,不能叫人给看扁了。”

    他说,他想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文章,题目都想好了,“就叫《故乡春梦——一个农民工诗人的困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兰天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1月04日 10 版)

困在产床15年
诗歌梦撑起的农民工生活
新闻外的美国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