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资江中游,湖南中部偏北。经济如何发展是摆在县委、县政府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安化没有名山,更没有名川,旅游资源的优势在哪里?安化县委纵观国内各产茶地区,发现各地大多在探索旅游业和茶产业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安化县以黑茶产业为依托,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积极促进茶旅一体化,走上了全面致富的脱贫大道。
精准扶贫黑茶挑大梁
“黑茶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精准扶贫的步伐。”县委书记熊哲文表示,安化是黑茶生产大县,黑茶产业在省、市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逐步成长为县域内规模最大、品牌最响、综合效益最高、带动能力最强、从业人员最多、成长性最好的富民主导产业,挑起了精准扶贫的大梁。
伴随着黑茶产业的崛起,安化县立足自身资源和优势,把丰富的茶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合起来,提出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以茶促旅,以旅促茶,进而逐步形成了“茶区景区一体化、茶旅基础设施一体化、茶旅文化一体化、茶旅品牌一体化、茶旅商品一体化”的发展路径,探索出了“茶旅文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据了解,茶农新建1亩茶园约需投资5600元,一般3年开始小受益,4年后全面丰产,每亩年产值可达1.35万元,纯收入7500元左右。近年,贫困农户仅因茶增收就达人均1800多元。通过发展黑茶产业,引导人们从事黑茶生产与加工制作,安化县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据悉,安化县从事黑茶种植及关联产业的30多万人中,贫困人口约有6.7万人。近两年,安化黑茶产业帮助5万余人脱贫。
黑茶产业的大力发展,铺就了安化精准扶贫之路,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整合资源,近3年来,50家以上的安化黑茶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共筹资2亿多元,解决了近10万贫困人口的发展难题。
2014年,安化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有15.8万多人。“我们争取在2020年,实现整体脱贫与全面小康。”熊哲文说。
质量强产 名牌立业
据安化县县长肖义介绍,该县今年将实现茶叶加工量7.5万吨、综合产值150亿元的目标。
黑茶是六大茶系之一,也是中国的特有茶类,安化黑茶因产自中国湖南安化县而得名。自晚唐五代时期开始,安化已有产“渠江薄片,一斤八十枚”的记载,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起点之一,其“百两茶”“千两茶”闻名海内外。
“湖南省2016年茶叶综合产值达648亿元,而安化茶叶的综合产值就达到了125亿元,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肖义表示,过去的一年,安化县茶叶加工量达6.5万吨,茶产业税收突破2亿元,荣登2016年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榜首,并连续5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前4名,黑茶产量连续10年全国第一。目前,全县茶园总面积达31万亩,创历史新高。
据安化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蒋跃登介绍,从2010年开始,安化县就坚持“质量强产、名牌立业”战略,推动黑茶产业从小作坊向规模化转变,从产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普通茶向名优茶转变,加快实施黑茶品牌发展工程、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和知名品牌培育工程,建立中国黑茶产业园,对安化黑茶产业发展进行合理布局,全面提高安化黑茶产业质量水平。
蒋跃登介绍, 安化县建立了全国首个国家级黑茶产品监督检验机构及湖南黑茶质量检测与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使黑茶产品的质量把控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出台系列品牌培育、保护措施,积极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促进行业自律;同时采取“安化黑茶”抱团发展方式,实现“安化黑茶”公共品牌与众多企业自有品牌的互补发展、互动多赢。
在安化县委、县政府和当地企业合力培育下,安化黑茶已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安化千两茶和茯砖茶双双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6年,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领衔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中国茶业界获得的最高荣誉;2016年安化黑茶累计申请国家专利260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无论是站在单一产业还是整体茶行业的角度看,都可以说是成果斐然,进一步促进了安化黑茶品牌价值的提升和销售市场的拓展。
丰富茶旅一体化文化内涵
安化茶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支千两茶和中国第一块黑砖茶、第一块机制茯砖茶。外形古朴大气、制造工艺特殊的“安化千两茶”,被尊为“世界茶王”,其制作技艺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历届安化县委、县政府领导都清醒地认识到,绿水青山是安化最大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他们在大刀阔斧谋发展的同时,也千方百计保生态,做到保护绿水青山,带来金山银山。
为了加强全县生态建设,近10年来,安化县平均每年完成造林面积均在5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74.04%增加到了76.1%;森林活立木蓄积量由1217万立方米增加到了1695万立方米。尤其是该县结合自身产业特点,创新实施“茶叶与珍稀树种混栽模式”,受到国家林业局的肯定,被列为新一轮退耕还林典型技术模式,向全国推广。
为丰富“茶旅一体化”文化内涵,安化保护和修缮风雨廊桥、古茶市、古茶亭、古村落等。2013年,安化风雨桥和陶澍墓列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安化县“国保”零的突破。黄沙坪古茶市、洞市老街、唐家观古镇等被评为全国重点传统村落。
千百年来,安化黑茶沿着古丝绸之路、万里茶道去往中亚、西亚、欧洲,奉献健康之饮,传递真诚友谊,至今保存完好的安化茶马古道,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
茶马古道今天依然在安化县的崇山峻岭和山涧溪流之间绵延,安化茶马古道以南方最后一支马帮和最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存著称于世。马帮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化马帮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保留了原生态的高山民居风情和峡谷风光,景色秀美独特,远离尘嚣,故被称为“高山之城,茶马遗风”。
安化县是纵贯中国连接欧亚的万里茶路的重要起点之一。随着“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工作的推进,“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在国际上将更具影响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鄢光哲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