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11月中旬越南岘港APEC峰会,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见面会谈已达20次,日俄首脑如此频繁见面十分罕见。日本政治学者、东北亚问题专家藤生健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表示,阻碍日俄关系发展的,主要是“美国因素”。
藤生健认为,安倍首相的“俯瞰地球仪外交”,乍一看像是崭新的外交方针,但本质上不过是冷战型“封堵政策”的延伸版。在1989年以后的国际形势变化中,日本承袭以日美同盟为主轴的“军事封锁大陆”路线、以联合国合作和亚洲协调为主的“构建新集团安保体制”(即非对称封堵)的两方面外交安保政策选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则大幅倾向了前者。在日俄外交交往中,以往以领土、能源问题为主的双边特性较强,但由于“中朝威胁增大”,日本出现了“持续改善日俄关系、谋求离间中俄”的课题。
日俄关系之所以未能取得期待的进展,主因是双方担忧与诉求并不对称。藤生健说,俄方将北约视为主要敌手,希望避免遭受日美欧联合夹击,希望俄日关系改善。与此相对,日方认为中国是最大威胁,应当构建对华包围圈,希望谋求离间中俄关系。
重要的是,日本还要时时窥探白宫的脸色,存在“在不惹恼美国的范围内”处理日俄谈判的政策心理局限。藤生健表示,安倍首相一方面声称要深化日美同盟关系,另一方面又要试图改善对俄关系并建立互信,本质上并非易事。在美国看来,俄罗斯是比中国更大的威胁;而在日本看来则恰好相反。正是这一点,使得日美两国的东亚外交多有龃龉。其结果是,美国对日本所能容忍的是,日本须在不影响美对俄外交方针的范围内发展日俄外交。具体地讲,比如在日俄争议领土谈判问题上,如果出现日本就“返还两岛”妥协并缔结日俄和平条约事态,美国首先是不能容许的。
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之后,欧美各国对俄实施经济制裁,日本虽然与之协同步调,但态度相对消极,仅对俄实施低水平的制裁。“日本这种对俄轻微、温暖的态度,可能会得到持续。相反,从俄罗斯方面看,美国对日本的影响实在太强了,因此俄罗斯信任日本的风险太大。于是就形成了俄方不能对日作出较大让步的谈判架势。”藤生健说。
明年3月俄罗斯将举行大选,明年9月日本将迎来自民党大会及总裁选举,普京和安倍被认为将会分别胜选。藤生健认为,在这个时期,日俄在处理两国关系上的态度均将转向慎重求稳。如果普京和安倍均当选,意味着在安倍的下一个自民党总裁任期内,即2021年9月之前,可以确保有一个让双方稳定推动谈判的时期。“不过,日俄关系看起来难有剧烈变化或显著改善。眼下似乎暂时还是酝酿日俄两国信赖关系的时期。”
本报东京12月19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日本记者 张建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