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阳光晒黑的皮肤,被汗水打湿的衣襟……看到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以下简称“超高压公司”)的几位基层巡线员,一般人恐怕猜不出他们是不折不扣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
作为电网企业的基层岗位,巡线员历来被认为是艰苦的代名词。不过,随着现代科技的运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这个岗位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正如巡线员蔡文杰所说:“现在的巡线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现代科技、精益管理,事半功倍
在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这种改变其实早就开始了。2008年,超高压公司采用直升机巡线等科技手段运维输电线路,2015年,又为巡线人员配备无人机,降低了一线巡线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风险。
2016年,超高压公司逐步调整和改善管理模式,系统化提出“在创造价值的目标下不断消除浪费,花费最小的资源及时交付高质量的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或服务”的精益化管理模式。
蔡文杰打了一个这样的比方。“从一些很小的方面做起,书、文件、笔放在那里整理好,需要取用的时候直接就能拿出来,如果乱七八糟的放在一起,很乱的话,需要使用的时候就会浪费时间。”
蔡文杰解释,这样从小处出发,从安全、管理、效率、效益等方面入手,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的价值的管理模式,就是精益化管理。
他展示了自己的工具箱。“检修的时候,我们的工器具比较多,多达20-30种,将这些工器具放在不同区域,按照功能进行区域划分,这样使用的时候一目了然,随时可以拿走,既省时间又不容易出错。”
超高压公司还通过科技手段将原有的纸质化表单变为现在的电子工单,为员工配备平板电脑,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工作负担,而且还更为系统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巡线员们再也不用背着厚厚一沓纸质表单翻山越岭去巡线了。
在超高压公司的管理中,处处都闪烁着这样的“精益之美”。“科技巡线”一直以来是超高压公司巡线工作的亮点,无人机、直升机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加上精益化管理的推进,以直升机巡线为例,正常情况飞两个小时的巡线工作,一个半小时就能解决,既降低了员工风险,也节约了直升机飞行成本。
变化的是科技和管理,不变的是爱岗敬业的本色
尽管高科技和现代管理不断应用和普及,在超高压公司,一些本色的东西依然保留着。
即便是有无人机巡线的时代,巡线员的双脚依然在跋山涉水。无人机巡线小组组员陈智明说,机巡主要是进行一个大体检查,拍摄照片,获得数据。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情况,例如无人岛上的塔比较小,很多问题容易被忽视。还需要人员定期到一线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西电东送工程。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来到偏远山区,为千里之外的万家灯火默默奉献。
巡线,为超高压输送电力“把脉”,是安全输电的保障。在巡线员看来,有的环节是科技替代不了的,因为他们不仅仅是观察线路的完整与铁塔周围环境。
据巡线员李承伟介绍:“首先我们要核对线路名称名牌和字迹,接着是基础部分的螺栓、绝缘子、导线、地线;然后是铁塔部分的高低腿、拉杆、地基位置,最后再检查一遍周边环境,看有无塌方风险、排水沟流向、马蜂窝鸟窝、保护区建房、树枝距离等通道环境问题。”
蔡文杰就职于超高压公司昆明局输电管理所线路二班,主要负责线路为±800kV普侨直流线路、普侨直流普侧接地极线路、110kV木澜T普直线。线路涉及地区有普洱思茅区、景谷县,两区县,7个乡镇。
沿线以高山大岭为主,部分地区位于原始森林区域,并经常有野象和野猪出没,线路运维难度为昆明局难度最大区域。
2016年3月某天清晨,班长的一通电话叫醒了睡梦中的蔡文杰。得知班组管辖的线路遭受雷击导致跳闸后,为第一时间查明雷击故障原因,蔡文杰须即刻开赴普洱。一行人驱车行驶7小时,15点到达现场,他们中午饭都没有时间吃,立即穿上屏蔽服登检普侨直流13号塔。他在和其他3名小组成员完成15基杆塔的检查后,回到住宿地已经是22点。
(暨南大学 赵治儒 湖南大学 何丹晨 云南财经大学 温雅妮 三峡大学 孙思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