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刚教授和夫人早在1990年就各自放弃海外的学术平台, 毅然回到香港,参与创建香港科技大学。我早闻信刚教授之名, 但初次见面还是在1995年年底,当时我担任香港城市大学校董会主席,聘请信刚教授担任城大校长。由此开始,我和信刚教授相交相知,屈指一数已经22年了。
1996年信刚教授履新城大校长之后,我们每个月都要为城大的发展建设深入探讨。他提出建立中国文化中心、创意媒体学院,推行通识教育等建议,我都深为赞赏。我担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期间,信刚教授还担任香港文化委员会主席,就香港的文化定位、发展政策和中外交流等提出了至今仍为人所推崇的灼见。总的说,他为香港的教育、文化发展贡献良多。
2014年,我发起成立民间智库组织“团结香港基金”,信刚教授欣然应邀参与,并同意担任旨在推介中华文化的中华学社的名誉社长。作为相交20多年的老友,信刚教授嘱我为其英汉双语版的演讲集命序,当然义不容辞。
信刚教授兴趣宏大,才华卓著,有着多重的身份。他在青年时期即是崭露头角的科学家和忠肝义胆的保钓志士;中年时期是爱国爱港的教育家;退休之后仍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丝绸之路上的行者,是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的学者。
信刚教授这部演讲集收入25篇英文演讲,按照“谈文化”“论教育”“话成长”分为三个部分,显示了他在这三个领域的深厚修养和真知灼见。文中既有对香港未来发展的憧憬和对香港青年的殷切希望,又有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的赤子之情,更不乏放眼世界前沿、沟通中国与世界的博大胸襟。
信刚教授是谦谦君子,他以他平生第一次学术演讲的题目《江边卖水》作为这部演讲集的名称,实是过谦。在我看来,这些演讲有着极其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分量。
(标题系编者所加)
董建华(全国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