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通讯员 马金祥)100年前的8月22日,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新渔阳六号成立。随后北京、广州、武昌、长沙等社会主义青年团地方组织陆续创建。日前,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上海团校联合举办的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理论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北、陕西等地2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在发言中指出,五四运动是为中国现代文明“铸魂”的肇始,觉醒起来的先进分子走向组织化是时代的必然,这就构成了建党建团的历史逻辑。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馆长胡献忠认为,在新渔阳里创建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是中国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青年组织,而且实际上也成为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起组。
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俞敏、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黄金凤、上海青年运动史研究会副会长闵小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佳等分别从各自研究的视角,提出历史研究需要准确的史料支撑,要加强地域研究、过程研究等学术问题。
陕西省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薛红萍、杭州市团校原校长钱永祥、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王盛开、上海团校讲师林升宝、广东省团校讲师邵明众、上海虹口区市委党校讲师王萌等分别就建团人物和地方青年团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研究发现。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都是在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下、由共产党早期组织指导成立的。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重新梳理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的深层原因与社会逻辑,对于当代青年不忘建团初心,矢志跟党前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悉,此次研讨会由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上海市青年运动史研究会承办。五四运动与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研究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立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