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张文博:甘做结核病罪犯的“灵魂摆渡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2月24日   03 版)

    他和百余名患有肺结核的罪犯朝夕相处,被称为“灵魂摆渡人”;他曾与死神争夺生命,背着口吐鲜血的罪犯奔向医院;他害怕和妻女接触,唯恐“不干净”的自己传染家人……

    作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唯一的代表,安徽省白湖监狱管理分局黄姑监区监区长张文博,近日走进人民大会堂。在新时代政法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这位80后监狱人民警察在大墙之内十几年的默默付出感染着每一个人。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结核病康复分监区位于白湖分局沐集监区一角,看上去和其他普通监区没有不同,只有空气中强烈的消毒水气味,提醒着这里关押着一个特殊的群体——近140名结核病罪犯里,95%以上是肺结核患者。肺结核被称为“白色瘟疫”,是我国发病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的重大传染病之一,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一旦被感染将终生携带病毒。

    “张指导员,出事了……”2013年7月的一个上午,张文博的日常巡查被打断。罪犯王某大口吐血,情况危急,必须马上送医。因为恐惧,王某在救护车上浑身颤抖,张文博一只手紧握他的手,另一只手帮他擦嘴角的血渍。当时大雨瓢泼,快到医院时,车辆遇到积水无法通行,张文博二话不说背起王某冲向医院。他只有一个念头:一定不能让他出事!直到王某脱离生命危险,张文博才发现雨水连同王某具有高传染性的呕吐物沾了自己一身。

    结核病康复分监区罪犯是出了名的“老大难”。赴任第一天,张文博一进监舍,一口带血的浓痰就“呸”的一声吐在他面前。一名罪犯威胁说:“我吐血了,你以后不要来检查,不然被传染上可不关我的事。”可是张文博雷打不动地去监舍巡查。

    “我都病成这样了,能不能活着出去都不知道,你们还管我干吗?”罪犯常说的这句话刺痛了张文博:“他们越是自暴自弃,我越要把他们扭转过来,将他们引入正道!”

    在张文博看来,要想让这群缺少家庭关爱、失去生活信心的特殊罪犯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必须从心入手,不嫌弃、不抛弃、不放弃。他天天守在监舍,和罪犯讲法律、聊亲情,普及结核病科学防治知识,将他们反映的问题一条条记下来,然后再一件件帮助解决。经过摸索,张文博创建了“现场管理、康复治疗、生活照顾、思想教育”四步走结核病罪犯改造流程,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结核病罪犯监管改造体系。从警15年,张文博改造过的罪犯有2200余人,康复结核病犯累计328人。

    白湖监狱管理分局距离省城100多公里,距离张文博的家80多公里。但阻隔他和家人团聚的,并不是这漫长的路程。

    2013年4月18日,当他接到通知,到结核病分监区担任政治指导员时,他最担心的还是家人。每次回家,张文博都要把消毒做到极致,手洗得发白,衣服也会从里到外彻底更换。他在家里也会戴口罩,吃饭时拿着单独的碗筷躲开家人。

    刚到结核病分监区时,张文博的女儿才7个月,现在已经小学三年级。每次回家,女儿都要追问“爸爸这次能待几个小时”。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节日没有陪在女儿身边,而最让他感到内疚的是,他甚至无法像其他父亲一样给女儿一个大大的拥抱。2015年4月,张文博的女儿被确诊为大叶型肺炎,他再也抑制不住泪水。

    “你不知道,每当看着你跌跌撞撞地向我走来,伸出小手要抱抱的时候,爸爸多想和你亲亲、抱抱、举高高。看着你眼睛里的失望和委屈,我心里更是难以言喻,只好转过头去,不再看你。”2017年中秋节,无法回家的张文博通过微信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还有很多人需要爸爸的守护,对不起,亲爱的女儿,爸爸不能只做你一个人的铠甲。”

    2020年春节,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张文博回家团圆的计划再次搁浅。这是从警15年来,他在监区度过的第14个春节。张文博知道,越是逢年过节,罪犯的情绪波动就越大,这时候更需要温暖的陪伴。

    张文博说,他只是全国30多万名监狱人民警察中的普通一员。面对形形色色的罪犯和各种危险,张文博这份坚守却从未动摇。他办公桌的抽屉里,收藏着很多刑满释放人员的来信。信里有问候、有感恩,这些让张文博特别满足,这是他付出真心后的收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年12月24日 03 版

张文博:甘做结核病罪犯的“灵魂摆渡人”
“创青春”中国青年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文化润疆专项)启动
翟中东:创新罪犯矫正模式 点亮迷途者心灯
青年外交高校联盟在京成立
马鞍山市构建网格服务“连心矩阵”
创建“三感社区” 打造温馨家园
联动共建聚合力 急难险重担使命
列车员贴心服务赢得点赞无数
青岛共青团为青年办实事暖人心
深化团教协作 共育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