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为何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梅兵(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2年10月25日   09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在中国,学习和研究《资本论》,绕不开一个关键的人物,那就是《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主要译者、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大夏大学的校友郭大力先生。

    《资本论》自1867年在德国问世后,就受到世界各国工人阶级的热烈欢迎,但中译本一直是空白。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就有一些进步知识分子以翻译《资本论》为己任。郭沫若曾说,“如果能为译完《资本论》而死,要算一种光荣的死”。但由于这部著作篇幅浩瀚,难度极高,再加上国民党当局的压制,当时中国一直没有一部完整的《资本论》译本。直到1938年,在郭大力历经数年的艰辛努力下,《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才问世,中国人民才有机会完整地了解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巨著。

    在大夏大学就读期间,郭大力主修哲学,学习了英文、日文、德文等多门外语,并认识了不少进步人士,如郭沫若就是他的老师。当时的大夏大学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24年6月学校创办之后,当年10月就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合一的党团支部,是全国最早成立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组织的高校之一。大夏大学的最初校址建在上海市胶州路,属于工人的集聚地,学生平时能与工人密切接触,并了解无产阶级的处境。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的影响下,郭大力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并尝试翻译《资本论》。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更是让郭大力认识到,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才能改变中国,这进一步激发他翻译《资本论》的决心。1928年春,大学毕业不久的郭大力结识了王亚南,两个人决定合作翻译这部马克思主义巨著。

    历经十年艰难困苦,1938年,以郭大力为主要译者的《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终于在上海出版。随后,郭大力又用了数年时间翻译有“《资本论》第四卷”之称的《剩余价值学说史》。“我意改造社会,应该从经济制度着手”,这是郭大力决定翻译《资本论》的初衷,也正是这种旨在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救国兴邦的想法让他终生致力于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非常重视对《资本论》的学习,郭大力的译本更是备受推崇。毛泽东同志曾认真阅读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并进行批注与修订。《习近平在厦门》一书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读过几个译本的《资本论》,最喜欢的是郭大力、王亚南译本。

    郭大力翻译的《资本论》之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与他求真求实的治学精神分不开。为了更精准地理解和翻译《资本论》,在正式翻译这部马克思主义巨著前,郭大力先系统学习研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翻译了《人口论》《经济学原理》等多部古典经济学经典著作,同时还自修了德语。由于时间紧,1938年出版的《资本论》中文全译本有不少错译和误排的地方,为此,郭大力又花了一年时间把三卷《资本论》译文逐字逐句全部校订了一遍,共修订了1700多处,编成一个33页的勘误表交给读书出版社发行。新中国成立后,郭大力又先后两次修订《资本论》全书译本,甚至在晚年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重新翻译了《剩余价值学说史》。可以说,郭大力为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真理贡献了毕生精力,他的救国兴邦的家国情怀和求真求实的治学风范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成立于1951年的华东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继承了大夏大学的红色血脉和中华文脉,继承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职员苦干”的“三苦精神”,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求真求实、潜心育人”的价值理念,弘扬“教育报国、光大华夏”的家国情怀,求实创造,砥砺奋进。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五育并举”,扎实推进卓越育人工作。我们加快构建以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为核心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形成“培根-筑基-融通”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出卓越育人、卓越学术、通识课程三大纲要,努力探索卓越学术融合卓越育人的有效途径,推动重大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育人资源和专业教学内容;用心构建师生共进的学术共同体、育人共同体;将崇尚真理、担当奉献和勇于创新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培养以民族振兴为己任、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广阔的国际视野、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在各自领域有影响力的卓越人才。

    作为新一代的师大人,华东师大的学子牢牢接过了前辈、师者的接力棒,笃信好学、勤学精研,在勇攀学术科研高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自我发展的同时,以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为己任,把论文写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我们的同学中,既有全国“最美大学生”,也有斩获“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桂冠的“创新达人”,还有囊括各类国际大赛金奖、充满青春活力的“全明星健美操啦啦队”。在学校发起的帮助奋战在基层一线校友实现教育梦想的“教育筑梦计划”中,在遍及全国各地的支教团中,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的志愿者队伍中,总能见到华东师大学子青春灿烂的笑容,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服务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国有我”的誓言。

    面向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进一步发扬以郭大力校友为代表的一代代华东师大人求真求实的精神传统,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建教育强国”“以教育强国”的征程上不懈奋进!

梅兵(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10月25日 09 版

《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为何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
加入这支永不停歇的医疗队,寻找医者仁心背后的意义
“三类导师”进学院进班级进社团
党代会闭幕奏《国际歌》始于99年前